-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UPS全球物流中国速度
UPS全球物流中国速度
“速度就是一切,它是竞争不可或缺的因素”。用通用电器前总裁杰克?韦尔奇的名言来形容以速度、连接为竞争主题。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中国物流业,显得尤为贴切。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官方物流和快递赞助商,随着一连串奥运传播策略亮剑出鞘,UPS以近乎完美的表现为百年品牌再添浓墨重彩的一抹亮色。UPS用中国速度抢占先机的同时,各怀绝技的FedEx、DHL、TNT等国际物流巨头也纷纷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应对下一轮激烈竞争。在中国物流市场,与时间赛跑的精彩博弈还将继续上演。
2008年9月1 8日,UPS宣布:从8月8日奥运会开始至9月17日残奥会结束,公司已经成功履行了对北京奥组委的承诺,在奥运期间以零差错率递送了1900多万件信件。借助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UPS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其“变中求胜”的竞争策略与经营哲学。
起步快递,定位供应链运营商
1907年,鉴于美国私人信使和递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而当时的邮政服务又不能及时满足这一新兴需求,詹姆斯?凯西在华盛顿州西雅图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通过步行或自行车来为顾客提供包裹、便条、行李和餐馆食物等物品的递送服务。1919年,公司更名为UPS(United ParcelServiceslnc,即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它充分体现了公司洲际递送业务的核心方向,并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快递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跨国公司业务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UPS的业务种类和覆盖范围也得到极大的拓展。通过并购或创建,资产、物流、金融、航空等新的业务模式陆续被纳入UPS。与此同时,UPS自身的定位也蝶变为:为组成商业的三股流动力量(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服务的全球商业的促成者。
目前,UPS已经成为一家综合性的物流方案提供商。2007年,公司综合收入达到497亿美元,包裹递送量达到创纪录的39.7亿件,平均日处理货物1 580万件,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80%的人口可以在48小时之内享受它的服务。凭借旗下94542台运输工具和1 748个货运枢纽和配送中心,UPS成功构建了遍布全球的物流供应链系统。
步步为营,构建中国服务网络
20??纪80年代后,为了寻找成本最低的制造、加工基地,欧美的跨国公司纷纷走出国门,到亚洲投资建厂,“世界工厂”逐渐向亚洲转移。而中国作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然受到了国际快递巨头们的重视。中国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活动对样品、文件、包裹和零部件的国际递送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包括UPS、联邦快递(FedEx)、敦豪(DHL)和天地快运(TNT)等全球快递巨头们先后登陆中国,来分享中国物流市场这块诱人的蛋糕。
从合资到独资,稳步推进
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麦肯锡、摩根士丹利、埃森哲等国外著名咨询机构就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了考察,并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这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未来10年内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它们同时也告诫外国物流公司,进入中国之初必须先与中国企业合资或合作,实施本土化战略,才能取得长期的发展。
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跨国物流企业,UPS也加入到掘金中国市场的潮流中来。不过限于当时的产业政策限制,国外快递公司只能选择与中国公司合作开拓中国市场。1988年,UPS与中国外运集团(简称中外运)签订了代理业务合作协议,开始为中国市场提供国际快递服务。1996年,双方合作升级,UPS与中外运成立合资企业――中外运北空UPS国际快递有限公司。与中外运的合作,一方面帮助UPS规避了当时的政策限制;另一方面,借助中外运的物流运营经验,UPS为自己赢得了一个缓冲期,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
在此期间,UPS一直专注于在中国构建自己的物流网络,为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2003年年初,UPS与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将其在中国的服务网点连接起来,并强化了运输网络。同时,基于对中国市场潜力的前瞻性判断和高度重视,UPS在这一年将亚太区总部由香港迁往上海。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资、合作,UPS基本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陆续在中国14个城市设立代表处,建立了10个进口港口口岸和15个出口港口口岸。
中国快递市场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紧”到“松”的过程(见表1),束缚外资企业的政策“锁链”也被慢慢解开。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2004年年底,国外快递公司可以在国内独资经营国际快递业务。政策的桎梏消除后,UPS果断地选择了独资模式。2004年12月,在向中外运支付了1亿美元的“赎身费”之后,UPS中国国际快递业务实现独资,同时也获得了在中国23个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