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正复颜饮治疗风痰瘀阻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wind-phlegm and blood stasis by qianzhengfuyan decoction.docxVIP

牵正复颜饮治疗风痰瘀阻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wind-phlegm and blood stasis by qianzhengfuyan decoction.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牵正复颜饮治疗风痰瘀阻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wind-phlegm and blood stasis by qianzhengfuyan decoction

引言周围性面瘫亦称 Bell 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自发性面 神经瘫痪。祖国医学称其为“口僻”、“吊线风”等,多认为是由于患者正气不足,脉 络空虚,风邪夹杂其它邪气乘虚而入,导致气血痰瘀痹阻面部经络,经筋失于濡养致 肌肉纵缓不收,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神经系统 疾病,据报道,我国发病率为 49-427.7/10 万/年,本病西医病因尚没有明确,多认 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主要病理是面神经髓鞘水肿,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西 医大多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等药物,虽取得一定疗效, 但价格较贵,副作用大。中医学以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多途径、多靶 点、多层次治疗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中药组方,剂型灵活,无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 费用低,易于被患者接受,可弥补西药应用的不足。导师曹晓岚教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 30 余年临床经验,经过临床反 复探索求证,针对风痰瘀阻型周围性面瘫研制出牵正复颜饮,从基础理论上探讨其病 因病机、药物作用机制与治疗大法。周围性面瘫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临床辨证标准,本 研究在分析大量相关文献及上届师兄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设计 法,通过观察牵正复颜饮干预治疗风痰瘀阻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 析,进而为周围性面瘫临床中医药干预,提供初步的理论与临床依据。临床研究1 研究标准1.1 诊断标准1.1.1 中医诊断标准1.1.1.1 病名诊断:参照 1999 年朱文峰主编的《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 常规》[1]中口僻的诊断标准:(1)起病急,病前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有耳周及耳内疾病,或面 部不适等前驱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晨起发现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可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多为单侧, 少数为双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额部皱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不能做皱 眉、闭目、露齿、鼓腮和吸嘴等动作。重者语言不利,进食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齿颊 间,唾液自该侧外流。(3)可伴多泪,舌前2/3部味觉障碍,耳鸣,听觉过敏等。(4)无神昏、肢体瘫痪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大多正常。1.1.1.2 证候诊断:参照 1999 年朱文峰主编的《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和 1994 年王永炎等主编的《临床中医内科学》[2]关于口僻的相关内容,制定 风痰瘀阻型标准如下:(1)主症:突然口眼歪斜,额纹变浅或消失,目不能闭,眼裂增大,口角流涎, 眼干或流泪。(2)兼症:恶风、发热、汗出或无汗,面部麻木不仁,面色晦滞,口角或眼角 肌肉不自主跳动,肢体拘紧或麻木,头晕恶心、咳吐痰沫或胸脘痞满、腹痛呕吐。(3)舌脉:舌淡或舌质紫暗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苔白腻或白滑,脉浮紧或 浮数或脉弦滑或脉细涩。具备上述主症2项或以上,次症至少具备2项以上,参考舌脉,即辨证为风痰瘀阻 型。1.1.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4 年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第 5 版)》[3]中特发性 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1)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 1-3 日达到高峰。病初可伴麻痹侧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2)多为单侧发病,患侧表情肌瘫痪,可见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 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为 Bell 征; 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口轮匝肌瘫痪使鼓腮和吹口哨漏气; 颊肌瘫痪可使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1.2 纳入标准(1)符合本病的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2)一侧面肌瘫痪且首诊病程在 1 个月以内者;(3)年龄在 16-65 岁之间,自愿接受试验方案者。1.3 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虽有周围性面瘫,但作为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如 Guillain-Barre 综合征、耳源性面瘫、脑干梗死、后颅窝肿瘤等及 Hunt 综合征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有生育要求者;(4)有心、脑、肝、肾、恶性肿瘤、造血系统等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 者。1.4 剔除标准(1)纳入后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者;(2)受试时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不宜继续者;(3)研究过程中自动停止治疗者。2 研究方法2.1 试验来源及设计 病例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风痰瘀阻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剔除脱落患者,最后入组 120 例,其中 2010 年 1 月~2010 年 12 月患者 60 例,2011年1 月~2011 年 12 月患者 60 例,按照 1:1 的比例采用随机、对照、 单盲设计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2 治疗方案(1)治疗组:给予牵正复颜饮,组方:天麻 12g、川芎 12g、红花 12g、白僵蚕 15g、地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