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米级气凝胶小球的制备及其运用研究
摘要
摘要
气凝胶是一种由纳米粒子或高聚物分子构成的多孔性固态材料,具有密度
低、孔隙率高、孔分布均匀等特点。其特有的纳米尺寸孔洞结构使得它在热学、
声学、电学、光学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微球型功能材料的制备是材料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它为功能材料的应
用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域,但至今未见制备气凝胶微球的研究报道,因此微球形
气凝胶材料的制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工业硅溶胶为原料,运用乳液分散成球技术,结合对溶胶一凝胶过
程的控制,获得Si02水凝胶微球,再通过非超临界干燥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了微
米级Si02气凝胶小球,采用SEM、TEM、光学显微镜、BET等技术对其进行了
表征,该方法制得的气凝胶微球典型样品为乳白色轻质固体,球的大小均匀,
m2·g一,
粒径10--一2001.tm范围内大小可控,密度约381kg·m一,,比表面积392.9
孔分布集中在10.30nin,最可几孔径17Iull左右,该微球由直径为15nIn的Si02
纳米粒子相互聚结构成。通过控制乳液的形成条件一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搅
拌速度、乳化剂的HLB值、乳化剂的浓度等手段可以控制所得微球的平均粒径。
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为大规模制备气凝胶产品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
路线。
在自行设计的程序升温脱附装置中,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法,测定了不同温
度焙烧的微米级Si02气凝胶小球对有机物一J下己醇的程序升温脱附曲线(TPD),
采用本征动力学方程,计算了这些小球对正己醇的脱附活化能,得到了小球应
kJ·mol一。为气凝胶微球吸
用的最佳活化温度600。C,此时的脱附活化能为41.57
附特性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在成功制备微米级Si02气凝胶小球的基础上,以硫酸氧钛以及工业硅溶胶
为原料,采用相同的乳液成球技术,通过对溶胶一凝胶过程和干燥工艺的不同
3
摘要
控制,制备出了两种不同的Ti02/Si02气凝胶微球,并采用光学显微镜、SEM、
TEM、BET、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对比。这些微球均为乳白色轻质多孔固体,
球的大小均匀,粒径10~200岬范围内大小可控:采用传统的非超临界干燥法
制得的微球①密度约177 nnl,
kg·m-3,比表面积372m2·百1,孔分布集中在10.40
最可几孔径25nnl,由直径为15nIrl的Ti02/Si02纳米粒子相互聚结构成:通过
溶胶一凝胶过程中添加凝胶网络诱导剂制得的微球②密度约297
kg·m一,比表面
积371.59 nlTl,由直径为15nnl的Ti02/Si02纳米粒子
m2·91,最可几孔径12.52
相互聚结构成。通过对几种不同的催化剂一P25、块状Ti02/Si02气凝胶、
率以及回收后的光催化效果的比较,得出微球型Ti02/Si02气凝胶①②具有最佳
的光催化应用效果,结合催化剂制备周期和成本的考虑,采用新方法制得的
Ti02/Si02气凝胶微球②在未来将更具有发展潜力。
通过掺杂Fe3+,以硫酸氧钛为原料采用水解一胶溶法制得了具有可见光吸
收特性的Ti02,研究了不同的Fe3+掺杂量对溶胶可见光吸收效应方面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采用乳液成球技术成功制备了不同Fe3十掺杂量的Ti02/Si02气凝胶
微球,并对这些微球在太阳光下对亚甲基兰的光催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出
效果。
关键词:气凝胶微球;非超临界干燥;乳液;制备;吸附特性;光催化
4
Abstract
ABSTRACT
isa of ma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外消旋高柠檬酸内酯及新型免疫抑制剂fr901483中间体的分解研究.pdf
- 拓扑指数计算零碎及其应用.pdf
- 外源cu(ⅱ)增强自然cuznsod经多种途径断裂dna的活性.pdf
- 外加阴离子与温度对fe(ⅲ)与clo<'->溶液中化学反应的影响.pdf
- 烷基芳烃液相氧化历程的研究.pdf
- 烷硫基活化的共轭烯炔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使用.pdf
- 烷硫基活化的烯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利用.pdf
- 烷氧基联苯类化合物的分解及抗病毒活性研究.pdf
- 网络化色谱虚拟仪器与虚拟实验室的完成方法研究.pdf
- 微标准材料的软化学法控制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