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艺术支持方法.docVIP

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艺术支持方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艺术支持方法

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艺术支持方法   摘要:本文在系统探讨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与艺术支持方法关系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阐释了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与实施方法,并对灾后救助中绘画疗法的运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尝试为我国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的艺术支持方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撑。关键词: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艺术支持方法;绘画疗法;艺术作品;心理治疗;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   Artistic Support Methods i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Trauma Care after Disaster   XU Pei-chen   一、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与艺术支持方法   心理创伤是一种感情上受到的伤害,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造成持久的损害,易导致精神失常,而这种创伤时常发生在威胁生命的事件中,使人经历强烈的恐惧、害怕和无助。地震、海啸等突发性自然灾害会对经历者和幸存者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部分人会形成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m stress disorder,即PTSD)。以唐山地震为例,由于当时对灾后心理救助的重视程度不够充分,震后灾民中有1419%的人出现轻生念头, 1715%的人萌生离家出走的想法,很多人对社会事物产生消极情绪。在我国,1994年的克拉玛依特大火灾、1998年长江全流域及松花江和嫩江的特大洪水、2000年洛阳“12#8226;25”特大火灾、2003年的SARS危机及2004年台风“云娜”灾害中,都有心理干预存在,但这些心理干预是零碎的,也是被动的。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现有法律对危机发生之后的心理干预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保灾难后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解决,已有100多个国家实施了《精神卫生法》,而我国的《精神卫生法》至今仍未出台。   灾后的儿童是心理创伤后遗症的高危人群,其 PTSD的发生率约在30%-60%,这些儿童易发抑郁症、孤独症和焦虑症等多种精神性疾病和行为障碍。灾后,由于一些谣言(如灾害将再次发生),人们宁可呆在避难所中,不允许孩子离开或参加社会活动。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并加重了灾后儿童的自我隔绝。对于经历灾难后的儿童来说,灾难的伤害性比成年人要大得多。而且,由于灾后儿童没有丝毫心理准备,通常会采取各种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己,例如否认、退化、幻想、逃避等。这样一来,救助人员几乎很难与他们交流,更不要说进行辅导了。   对于受到严重精神创伤的灾区孩子们来说,心理危机干预显得重要而紧迫,因为他们正处在成长时期,精神和神经都很脆弱,在遇到重创后的精神影响非常严重,这在各国都较为普遍,譬如,美国“9#8226;11”事件的8个月后,纽约的很多儿童还在做噩梦。因此,灾后儿童及时的心理重建变得越来越重要。台湾“921”地震两年后,在被调查的744名1-5岁的幼儿中,在地震之后3个月有789%出现PTSD的症状,早期出现PTSD症状的孩子在3年之后出现更多情绪和行为问题。   ①5#8226;12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儿童也会存在以上类似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问题。由团省委公布的“汶川大地震对青少年影响研究”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受到了地震事件影响,其中有超过一成的孩子觉得“在哪都没有安全感,心里发慌”。哈尔滨医科大学杨艳杰教授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对汶川地震20天后灾区137例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发现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313%,其中强迫症358%,人际关系敏感307%,焦虑241%,抑郁226%,敌意20%,恐惧153%。   ②温总理曾对一名在地震中受伤的孩子深情说:“不要怕,政府会管你们的,好好地活下去。”这些亲切的语言是最好的心理慰籍,对儿童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灾后儿童遭受心理创伤的典型反应按年龄表现为两个层次:其一,(1-5岁)吮手指,尿床,害怕黑暗,黏父母,畏惧夜晚,大小便失禁,说话困难(如口吃),食欲减退等。这个年龄层的儿童对因灾难而显得脆弱,期望家人的帮助与安慰。?其二,(5-10岁)易怒,哭诉,黏人,出现攻击行为,明显地与弟弟、妹妹竞争父母的注意力,畏惧夜晚,做噩梦,害怕黑暗,逃避上学,在同伴中退缩,在学校失去兴趣或不能专心等。。   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的艺术支持方法的过程是用艺术(绘画、音乐等)的思考除去受创伤儿童的心理障碍,解决危机以及转化内在的冲突,并通过具体的行动表达出来,处理他们内心的感受及意念。就艺术对心理的治疗作用而言,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认为艺术具有治疗疾病、改善身心状态的功能,从而奠定了艺术治疗的哲学基础。后来,精神分析学派的先驱荣格也肯定艺术治疗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