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新人教版)
29、《湖心亭看雪》
学习目标:
1、记住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2、通过想象,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3、沉潜涵泳,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更( )定??拥毳( )衣??崇祯( ?)?雾凇(? )沆砀(? )与余舟一芥(? )?铺毡(?? ??)对坐???强( ?)饮
2、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3、文章描写西湖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自己及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志趣,寄寓了对 的怀念。
课堂探究
4、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5、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6、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7.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8、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当堂检测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9.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10.“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11.“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1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13.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4.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
(???)拉余同饮
15.“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16.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17.“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18.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五、拓展迁移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歌吹为风,粉汗为雨尤为奇观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参考答案:
一、1、更(ɡēnɡ)定??拥毳(cuì)衣??崇祯(zhēn?)?雾凇(?sōnɡ)沆砀(?hànɡ??dànɡ?)与余舟一芥(?jiè?)?铺毡(??zhān???)对坐???强(?qiánɡ??)2、《陶庵梦忆》张岱 宗子 3、饮西湖雪后宁静清绝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自己及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志趣,寄寓了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二、4、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5、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6、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三、 7、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6《别了,“不列颠尼亚”》(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7《生命之舟》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9《纪念白求恩》(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9《纪念白求恩》(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2 芦花荡》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5 亲爱的爸爸妈妈》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5.22 短文两篇》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5.23 核舟记》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信客》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