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单元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1)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
1.背景
(1)两大阵营的严重对立。
(2)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扼杀新中国。
2.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方针
(1)“另起炉灶”。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
4.成就
(1)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解读与点拨]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成就:可以概括为“一个高潮、一个原则、两个会议、三大政策”来识记。“一个高潮”指同苏联等17国建交;“一个原则”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个会议”指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三大政策”指“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政策。
[深化探究1]
材料
问题:
(1)观察图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对此,新中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予以应对?
(2)图二反映了当时中苏两国怎样的国家关系?这一做法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
①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参加日内瓦会议
(1)召开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召开:1954年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
(3)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解读与点拨]
“印度支那”释义:是指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二战前为法国的殖民地。由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印度,所以对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即中南半岛,称为印度支那。
3.参加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行。
(2)概况: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
(3)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会后,许多亚非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解读与点拨]
“求同存异”方针解读:“求同存异”中的“同”指亚非新兴民族国家具有相同的历史命运、肩负共同的历史使命,即反殖、反帝和反霸,维护民族独立,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异”则主要指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深化探究2]
材料
问题:
周恩来总理同有关国家总理会晤达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原则共识?为什么能够达成这种共识?
三、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3.意义: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解读与点拨]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1949年,经过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按照国际公认原则,作为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理应代表全国人民参加联合国,蒋介石集团已经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依据。但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经过长达22年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终于得以恢复。
[深化探究3]
材料
问题:
(1)乔冠华因何大笑?他的笑那么潇洒豪放、痛快淋漓,他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说明了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期,新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四、中美建交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①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变化:美苏争霸激烈、中苏关系恶化。
②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和愿望。
(2)经过
①1971年基辛格访华。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20多年对抗的结束。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中日关系正常化
(1)背景:中国重返联合国和尼克松访华。
(2)经过: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3)意义: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读与点拨]
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建交,而不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因为尼克松访华只是表明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深化探究4]
材料 美国驻捷克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 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
- 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
- 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混合运算(二)》导学教案.doc
- 北师大版英语七上Get Ready A Part 1教学设计.doc
- 北师大版英语七上Get Ready A Part 2教学设计.doc
- 北师大版英语七上Get Ready B Part 1教学设计.doc
- 北师大版英语七上Get Ready C Part 1教学设计.doc
- 北师大版英语七上Get Ready C Part 2教学设计.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