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侠和他《铁道游击队》
知侠和他《铁道游击队》
(编者按:著名作家刘知侠先生曾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和《山东文学》主编,是我们的前辈和楷模。今年是他逝世20周年,我们特邀他的夫人刘真骅女士撰写此文,表达广大读者和作家心中永恒的纪念。)
一部好的作品将为历史所铭记,人民不会忘记,读者也不会忘记。
1954年1月,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一经出版,立刻风靡全国,深受读者喜爱,成为革命战争题材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并且先后译成英、俄、朝、日等近10种文字,进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文学宝库,在世界各国拥有众多读者。
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出版后,刘知侠又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由上海电影制版厂拍摄,于1956年搬上银幕。从此,《铁道游击队》作为著名的、优秀的电影插曲,久久地回荡在中国大地上,被几代人传唱。从1985年之后,根据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的电视剧、广播剧已有数部之多。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山东影视电视剧制作中心、山东省三冠电影电视实业中心又拍摄了30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
自1954年《铁道游击队》问世至今的50多年间,仅上海人民出版社就印行了60余次,累计262万册。在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全国八个出版社,同时以各种版本出版《铁道游击队》,使这部长篇小说的总印行量超过300万册,是建国以来上海出版长篇小说发行量之最,在全国出版的长篇小说中,也是极为罕见的。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发行新版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
今年,《铁道游击队》问世57周年,知侠离开我们也已经20年了,无论小说也好,电影也好,《铁道游击队》对全国人民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了。但是,对知侠以及《铁道游击队》的风风雨雨却鲜为人知,借此机会,向知侠表示深深的怀念,并撰此文,以飨读者。
刘知侠是河南省卫辉市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1938年徒步奔赴延安,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军事。翌年,受组织委派,到山东沂蒙山根据地工作。刘知侠少年时代曾在家??上过几年小学,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参加革命以后,又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在部队算得上一个“秀才”,首长和同志们都鼓励他拿起笔来。就这样,在刘知侠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里,一手拿枪,一手握笔,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他在解放区的报纸和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
1941年夏天,在山东滨海根据地的坪上,召开了山东战斗英模大会,刘知侠在会上采访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那些传奇式的英雄和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给刘知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把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写成了一本书。于是,1944年他穿过敌人封锁线,孤身来到日寇占领下的枣庄、临城寻找铁道游击队的踪迹,然后又辗转到微山湖游击队驻地。第一次实地采访,刘知侠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回到解放区后,他便着手准备这部小说的提纲。
一年之后,日寇投降,刘知侠第二次到铁道游击队活动区域采访,这时,铁道游击队已经由微山湖移驻到刚刚解放了的枣庄,刘知侠想利用这段时间,和铁道游击队的领导研究这部书的提纲。但是,地处枣庄北部的中兴煤矿公司还被汉奸王继美所控制,他们拒不向我军投降,还殴打我军谈判代表,我军决定全歼这股顽匪。于是,刘知侠放下书稿提纲,随同部队,一边作战,一边采访,这次战斗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收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我和知侠在青岛定居之后,他根据那次战斗实况,写出了中篇纪实小说《攻克煤城之夜》。这是后话。
新中国成立后,刘知侠担任了济南市文联(前身是济南文协)第一任主任。稍后,山东文联成立,他任编创部部长,请了一年长假,在大明湖畔赶写《铁道游击队》。
作品完成后,交给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引起了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不是文艺作品,只是堆积了一些战争素材。但是,以王元化同志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却说,这是一部好作品,应该立即出版。就这样,《铁道游击队》1954年1月出版了,立刻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新书上柜不久便告罄,当年即再版。
对此,刘知侠曾深有感慨地说过,一部作品要过两大关,第一关是责任编辑,碰到了一位好编辑,有思想,懂作品,才能得以发表。否则,一部好作品就会被扼杀在襁褓中,一位有才华的作家就此消沉,永无天日,再也没有信心去写东西了。第二关是读者关,读者是作家的衣食父母,读者有自己对作品的见解,出版社再吹,评论家再捧,读者就是不买帐,那么你的书就要在柜台里落满灰尘。
《铁道游击队》使刘知侠一举成名,这部小说奠定了他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地位,为他赢得了极大的荣誉。同样,也是这部小说,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成为刘知侠的一大罪状,使他横遭挞伐,倍受折磨。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