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子和台湾爸爸陌路情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儿子和台湾爸爸陌路情缘

上海儿子和台湾爸爸陌路情缘   环山的竹林里,有一座新的墓碑,朱捷把手中的骨灰盒放入墓穴,双手合十鞠躬拜拜。“杨伯伯,你安心地去吧,阿姨就在你身边。”养老送终本是身为儿女的职责,朱捷和这位杨伯伯却是非亲非故,为什么要为他下葬?这其中有一段跨越了10年的故事。   “上海儿子”和“台湾爸爸”的十年情缘   从陌生人变成了客户   2002年的一天,在上海工商银行曹杨二村支行,一对老夫妇和柜台的工作人员发生了矛盾。作为大堂经理的朱捷上前去了解情况。原来,这对老夫妇是前不久来上海定居的台胞,老先生名叫杨银岳,因为不了解政策,在银行存款的时候写了亲戚的名字,现在亲戚不愿意透露密码,老人拿着存折取不了钱,很着急。朱捷一边给他们解释银行的规定,一边安慰他们想想其他的办法。“可是我们完全不了解这里的情况。”朱捷想想也是,老夫妇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这里的情况他们确实搞不清楚。   出于同情,第二天,朱捷陪着两位老人去居委会,协商解决了和亲戚之间的矛盾,最终把这件事办妥了。杨银岳夫妇高兴极了,他们对朱捷说:“我们在国外银行还有十多万美金存款,不如你帮我们全都存到工商银行吧。”朱捷也没想到,自己无意中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却赢得了一个大客户。不过,让他更想不到的是,这段泛泛之交在日后会延续10年之久……   为了感谢朱捷的帮忙,几天后,杨银岳夫妇特意来请他吃饭。朱捷起初不肯,推辞了一番。老人说:“我们是想跟你咨询点金融问题,你就当帮帮忙吧。”没办法,实在拗不过两位老人的一片热心,朱捷只得去赴约。到了吃饭的地方一看,朱捷就愣了,席开三桌,一共有几十个人,全是杨家的亲戚。杨银岳把朱捷拉到身边,和大家介绍说:“这是我在银行的朋友,他像我儿子一样。”听到此话,朱捷的心头一颤。十几年前,当他19岁时,父亲就因为一次事故突然去世了,没能好好和父亲告别,没能享受到父爱一直是他人生莫大的遗憾。再次听到有人称呼他儿子,让他内心涌起一股暖流。   吃饭的过程中,朱捷对杨银岳夫妇的情况也有了更多了解。原来,杨银岳是一名退伍老兵,老家???浙江慈溪,现在的夫人施阿姨并不是他的原配,当初为了结婚,杨银岳和台湾的一双儿女断了联系。他的户口后来被儿子赶了出来,挂在一位名叫徐明的老朋友那。所以,在伤心之余,夫妇俩就决定搬到上海生活。那天,满满三桌亲戚都围绕着这位台湾来的老爷子,大家喜笑颜开,热闹得很。杨银岳为人豪迈,出手阔绰,在席间给每家每户都赠送了不少礼物。可惜,过了很多年,在杨银岳最后的晚年生活,甚至临终之时,这些亲戚无一人出现在他的身旁。   中国人说礼尚往来,过了几天,朱捷特意买了水果去杨银岳家登门答谢。两位老人自然非常高兴,杨银岳拉着朱捷聊了好几个小时,兴致勃勃地说起他的当兵经历,以及退伍后当海员的那些英勇往事。朱捷听得也很过瘾。   杨银岳有糖尿病,那天朱捷带去的水果,最后又被两位老人强行地退了回来。望着如此古道热肠的老夫妇,朱捷也挺感动的。过了几天,他买了个血糖仪送给杨银岳,并且嘱托他如何使用。因为之前在部队当过卫生兵,有段时间,朱捷每周有两三次下班后就赶到杨家,给老人打胰岛素。渐渐地,杨银岳夫妇就好像离不开朱捷了,他们会算好朱捷来的日子,然后就在家里等他。有一次,夫妇俩吵架了,施阿姨一个电话打给朱捷:“小朱,你把我接走吧,我去你那里住。”朱捷不知道他们之间为什么而吵,施阿姨口中的杨银岳脾气有些暴躁,并不是很容易相处,所以她常常说日子过不下去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朱捷本不愿意掺合这事,但一想到两位古稀老人从台湾到上海来生活,身边无儿无女,这种劝架的事情也只有他能做了。没办法,很晚了他还是开着车子去给两位老人调解矛盾,或者就干脆把施阿姨接到自己家住两天。   他是老人落难时唯一的依靠   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到2005年,杨银岳夫妇提出要把上海的房子卖了,回慈溪去养老。朱捷帮他们找了买家,办了所有的手续,把一切都打点好了。临别的时候,杨银岳握着朱捷的手说:“小朱,你是我在上海遇到的最好的人。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有儿女相当于没儿女,我现在有个请求,想让你做我们的干儿子。”朱捷笑了笑,拒绝说:“我最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了,我不要被人家说是贪图你的财产。我们这样的关系不是很好嘛,君子之交淡如水。”   当时的朱捷在事业和家庭上都处于非常幸福的阶段,在银行工作,有一个当老师的太太,儿子上幼儿园。他一直把照顾杨银岳夫妇,当作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并不想把这件事变成自己的负担。   此后的几年里,朱捷和杨银岳就偶尔通通电话。老人说他在慈溪花了60万买了套大房子,他有个外甥在当地开厂,各方面都有照顾。朱捷听了很放心,口头上总是答应说自己有空了就去看他们,不过一次也没去。其实,杨银岳夫妇离开后,朱捷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因为严重的心脏病而住院,之后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