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中药药剂学及炮制学95.doc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中药药剂学及炮制学95.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中药药剂学及炮制学95

第三章 粉碎、筛析与混合 第一节 粉碎 一、粉碎的含义与目的 粉碎的目的:便于药剂的制备和贮存;增加药物的表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与吸收;利于新鲜药材干燥贮存 二、常用方法: (一)干法粉碎 大多数药材 1、混合粉碎—将处方中药物经适当处理后,全部或部分药物掺合在一起共同粉碎的方法。特殊的混合粉碎方法: ⑴串料法(串研法):含粘液和糖分或树脂的粘性药材:如:熟地、枸杞、大枣、桂圆、山茱萸、黄精、玉竹、天冬、麦冬等。 ⑵?串油法:含脂肪油较多的药材:如果仁类 ⑶蒸罐:新鲜动物药或需蒸制的植物药 如:乌鸡白风丸、全鹿丸、大补阴丸等处方中含皮、肉、筋、骨动物药。 2、单独粉碎—系将一味药物单独进行粉碎的方法。 适用于氧化与还原性强药物:火硝,硫黄,雄黄。 贵重细料药:牛黄、羚羊角,冰片,麝香。 刺激性药物:蟾酥 毒性药物:信石、马钱子、雄黄,红粉 树脂、树胶:乳香、没药在干燥季节粉碎。 (二)湿法粉碎——属单独粉碎,在药料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 1、水飞法:朱砂、珍珠、炉甘石、滑石粉等矿物、贝壳类;但水溶性药物(如:硼砂、芒硝)不宜。 2、加液研磨法:打潮—麝香,轻研冰片(包括樟脑、薄荷脑)重研麝香 (三)低温粉碎——含糖和粘液的粘性药(红参、玉竹、牛膝)、树脂树胶,干浸膏等。通过低温,增加脆性。 (四)超微粉碎——采用流能磨,微粉粉碎机。使植物细胞壁破壁率〉95%,提高含原料药材的生物利用度。 第二节 筛 析 一、筛析的含义和目的 筛析是将已粉碎的粉末按粗细不同分离的技术。目的是获得均匀的粒子群。分等和混合均一 二、药筛种类与规格: 1、种类:冲眼筛(模压筛) 编织筛 2、药筛规格 3、药粉分等: 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 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中 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 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第三节 微粉学基础知识 一、?粉体及粉体学概念:粉体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是研究粉体及其构成集合体的细微粒子相关理化性质的的科学。 二、粉体的基本性质 (一)粉体的比表面积 单位重量的粉体所具有的总表面积。 (二)微粉的密度与孔隙率 1、微粉的密度:系指物质单位容积的质量。测定方式不同,结果不同 1)真密度:微分质量除以粉粒本身占有的容积。用气体置换法测得 2)粒密度:粉体质量除以粉粒本身和其内部孔隙占有的容积,用液体置换法测得 3)堆密度(松密度):单位容积粉体的质量。容积包括微粒本身、微粒内部孔隙及粒子间的空隙在内的总容积。 根据堆容积不同分为:轻质(堆密度小),即堆容积大、较膨松;重质(堆密度大)。与真密度无关 2、孔隙率:(微粒本身孔隙+粒子间孔隙容积)/粉体总容积。同种物质孔隙率大即表示疏松多孔,为轻质粉末,堆密度小。 (三)粉体的流动性: 1、休止角:系静止状态的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用θ表示。θ越小流动性越大。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差。一般θ300为自由流动,θ400不再自由流动。所以,θ400可以满足生产上对流动性的需求。 2、流速: 单位时间粉体经一定孔径的孔或管中流出的粉量。流速快,均匀性好,流动性好。 三、粉体的性质对制剂的影响 1、对混合的影响 2、对分剂量、充填的影响 3、对可压性的影响 4、对片剂崩解的影响 5、对制剂有效性的影响 第四节 混 合 一、混合原则:总原则均匀一致 1、等量递增法:不同组分药物,剂量相差悬殊时采用此法。量小组分与等量的量大的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再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 2、打底套色 不同组分、色泽或质地相差悬殊的配方,可将量少、色深或质轻的粉末放置于混合容器中作为底料,再将量多、色浅或质重的药物粉末分次加入,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套色)。混合时通常先用量大的组分饱和混合器械,以减少量小组分的损失。 二、混合方法: 1、搅拌混合 少量药物配制时,反复搅拌混匀。适于剂量、色泽与质地相近的不同组分药物粉末的混合。 2、研磨混合 适于结晶性药物粉末的混合,对于吸湿性、氧化还原性药物不适用。 3、过筛混合:几种组分的药物,通过过筛的方法混合。对于质地相差较大的不同组分药物粉末采用该法难以混合均匀,须配合其他方法。 第四章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 第一节 浸提 一、浸出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shu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