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前沿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前沿讲座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主持人:刘晓力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O) liuxiaoli@263.net.cn 课程的形式 本课程是全体理科博士生的学位必修课 本课程采取专题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和课堂讨论结合的形式 考核方式:平时考勤 + 论文+ 期末开卷考试 探讨随着科学技术向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应当如何从历史、哲学和社会、文化的角度观照科学,理解科学的深层价值 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倡导一种大科学观:不仅把科学看作一种知识体系,也看作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 使理科博士生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较深入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有一定的理解。 课程的目的 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博士生的科学和人文的综合素养。 使理科的博士生不局限于本专业领域,更多地了解与自然科学相关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 思考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异同。 理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课程的目的 了解联合国关于新千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了解中国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目标。 共同探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土壤、人文土壤和社会环境问题。 探讨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 探讨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联问题。 主要参考书目 1.孙小礼主编《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折 20元/本) 2.任定成主编《科学前沿与现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折 16元/本) 3.孙小礼著《文理交融——奔向21世纪的科学潮流》(8折 21元) 4.任定成主编《科学与人文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导 论: 科学-人文与 博士生的学术责任 一、 一流大学与博士生的责任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 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规定:入学率为15 %以上称大众教育;50 %以上称普及教育。 1993年数据显示,美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81 %,当时中国仅为4 %。 最初预计,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基本达到15 %,据2004年1月6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公布,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7%左右。 2003年研究生招生比上年增加34%。 大学入学率与其他国家比较 1998年,我国高校在校生643万。 2001年,高校在校生达到1214万。 从1990年到2003年大学入学率从3.4%提高到17%。完成精英阶段到大众教育阶段过渡。 这个过程大大超过许多发达国家: 美国30年(11-41年),韩国14年( 66-80 年),日本23年(47-70年),巴西26年(70-96年)。 如此快的速度,质量如何?《大学有问题!》 联合国提倡具备 9 种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复杂问题和新问题的表达能力 交叉知识的交融能力 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的交流能力 判断所作出的选择和相应后果的能力 在复杂信息环境中的检索和判断信息的能力 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对民主平等的承诺 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什么素养? 我们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标准和科学素养调查 公众科学素养的米勒标准包括3部分: 1. 具有足够的能力阅读报纸杂志上表达各种科学信息的科学词汇; 2. 对科学研究过程有基本的了解; 3. 对科学技术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有基本的估计。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 90年代初中国开始两年一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2002年的调查中,选择了“分子”、“DNA”、 “Internet”、“辐射”、“科学研究”几个基本术语作为衡量尺度。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 1.4%,比5年前提高了 1.2个百分点。 2003年调查结果 2003年的调查结果,中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是为2%。其中大学生以上在校生的占13 .48%。 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群中,在校生和待学学生比例最高:15%;其次是企业事业负责人8%;科技人员只有7.3%。 农村/城市:0.68/4.08 西部/东中部:1/2。 美国的调查结果 美国公众具有科学素养比例,1985年为 5%,1990年为 6.9%。2002年为17%。 美国成人了解科学基本概念的平均分值与丹麦并列第一;荷兰和英国仅随其后;这个分数比德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和其他6个欧洲工业化国家高许多。 科学素养与受教育程度 2001年中国与国外比较 美国2061计划 强调科学教育和公众理解科学 1985年哈雷彗星光顾地球时,美国开始了一项科学技术教育的国家计划。 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向全体美国公民颁布“关于普及科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