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己”“鼻子”与“準”
“自己”“鼻子”与“準”
摘 要:鼻子是人类体认客观世界时运用的“元概念”之一。汉语“鼻子”义词语有“自”、“鼻”、“準”。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类型学视角,分析了这三个词语的语义取象,义项联系和语义范畴特点,认为这三个词有两个源流,一个是由形貌特征衍生的“自”、“鼻”,一个是由功能特征派生出的“準”。形貌特征因其直观,易被识记,衍生出的词义沿用至今;而“準”派生出的“鼻子”义是源于鼻子均分脸部的功能,此功能不属于鼻子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功能,因而“準”的“鼻子”义随着提取频率的减少而逐渐消失。“自”、“鼻”都以“鼻子”为原型,其各义项按与“鼻子”的相似程度多少排列位置;而“準”以“(水之)平”为原型,“鼻子”义项只是一个间接引申出的非典型成员,游离于原型范畴的边缘。
关键词:鼻子 语义取象 义项 语义范畴 原型
身体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标尺和通道,而鼻子又是人体头部最突出的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元概念”之一,“鼻”在百词表中居第41位。汉语中有许多与“鼻”有关的词语,如“嗅觉、准头、鼻祖、针鼻、嗤之以鼻、碰一鼻子灰、把鼻”等,它们体现了汉民族人民体认世界的方式和特点。
已有的研究主要是构拟“鼻”的音义和词源。例如郑张尚芳研究了“自”与“鼻”的早期读音及其词源关系。蒲立本等通过与藏缅语比较,认为早期“鼻”的读音有*-t尾,可跟藏文的sbridpa“打鼾”对应。白保罗认为藏缅语“鼻”的早期形式是*s-na,并与内瓦尔语、马加里语、迪马尔语、缅语、卡杜语等进行了择对。陈泽平、林伦伦、林宝卿、周长楫等人则是从方言角度分析了“鼻”在汉语方言中的意义。黄树先在《汉语核心词“鼻”音义研究》中创造性地使用“语义场-词族-词”三级比较法,以同源关系系联了“鼻子”语义场中的一些词语,然后分为三个词族分别探究它们的源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打鼾”、“马鞍”、“桥梁”、“鼻涕”等概念与“鼻子”的语义关系。这些灼见尽管都提到了“鼻子”义词语,但对它们的语义取象及其构成特点未作进一步探讨。
黄碧蓉在研究人体词语语义特点时,对头部词语的语义变化进行了统计,并以“目”和“眼”的更替为例探讨了汉语语义的发展规律。笔者以为,“鼻子”义词语既遵循语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蕴涵着个体特点。了解“鼻子”义词语的语义取象及其构成特点,不仅有利于汉语语义研究的细化,也有助于汉语词语教学。
本文拟以汉语“鼻子”义词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义学和比较语言学角度试析“鼻子”义词语的语义取象、义项与语义范畴的构成特点,以及其中反映出的中国人思维认知特点。
一、“鼻子”义词语及其源流
“鼻”作为一个语义场,可分为母语义场和若干个次语义场。母语义场蕴含的是指称鼻子的词语,如“鼻、自、準”;次语义场则有分类,如包括鼻子的各构成部件的语义场(如頞、素)、与“鼻子”相关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或排泄物的语义场(如齃、鼿、泗、洟)、与“鼻子”相关的疾病语义场(如鼽、衄、齁)等。本文分析的是汉语中指称鼻子的词语,即“鼻子”母语义场的词语。
汉语指称鼻子的词语以《汉语大词典》收录的为参考。因《新华词典》反映的是当代汉语词语使用情况,而《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辑方针,可以更好地从历时角度反映人们认知事物的思维发展变化。
《汉语大词典》中,指称鼻子的词语是“鼻、準(准)”。“自”是“鼻”的初文,因此虽在《汉语大词典》中未见“鼻子”义,这里也列入讨论范围。(“比”也有“鼻子”义,但是“比”的“鼻子”义是因假借而生,故而这里未计入内。)目前各类汉语词典中仍保留并使用“鼻子”义的是“鼻”;“准”的“鼻”义只出现在方言中(如冀鲁官话“准头”),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再收录;“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已没有“鼻子”义。
如果按词源关系看,“自、鼻、準(准)”三个词可分为两个系列:
(一)“自”系列
“自”和“鼻”是这一系列的两个词。“自”和“鼻”同源,“自”是“鼻”的初文。《说文》:“自,鼻也。象鼻形。”《殷墟文字乙编》6385号卜辞:“贞:有疾自。”“疾自”,裘锡圭先生认为是“鼻子有病”[1]的意思。
“自”音*?blji?lji?zjidzi?,“鼻”音*blids//*bǐts,二者同源。蒲立本说“‘自’象鼻形,无疑与‘鼻’同源”[2],并认为汉语的“鼻”跟藏文的sbridpa“打鼾”对应。吴安其也提到藏文的fiphjid“擤”来自“鼻”phjid,这个形式跟汉语的“鼻”*blids//*bǐts语音面貌吻合[3]。何九盈认为“四自鼻泗呬”同源[4],黄树先先生进一步指出“泗”在汉代出土文献里又写作“洎”,《周易》萃卦上六爻辞中的“涕洟”,马王堆帛书本作“涕洎”,于豪亮先生说“洟”和“洎”都是鼻涕之意,“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语义演变及其内在联系.doc
-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doc
- “班妈妈”和她孩子们.doc
- “班班通”平台下教师应当具备信息素质研究.doc
- “理实一体化”在职教会计课程教学中实践.doc
- “班班通”——高效课堂建设左膀右臂.doc
- “瓦岱勒”教育模式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启示.doc
- “理解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doc
-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教学新策略.doc
- “生动课堂”是历史教学“有效”前提.doc
- 2025年宁波市国家电网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pdf
-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pdf
- 2025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福建赛区预赛试题.pdf
-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pdf
-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PPT课件.ppt
- 演讲艺术与影响力.pptx
- 研究主题透析.pptx
- 分子弹簧储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战略布局建议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