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去来兮辞》人本情怀
《归去来兮辞》人本情怀
“人本主义”发端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箴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其思想菁华和终极意义在于以人为本,以纯真的爱和天赋的善追求最大福祉。陶渊明的辞赋名篇《归去来兮辞》,就是一篇以率性的爱和天赋的善去彰显本我的处世宣言。欧阳修对这篇文章推崇备至,尝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陶渊明曾把自己的理想根植于所处的那个时代,但后来又鄙弃其“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社会风气,最后,归隐于淳朴的田园风光和诗书琴酒的自我天地中。综观其一生,陶渊明总是活在当下,活在自我中,闲云野鹤地由性而为,展示了他崇尚真我、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
《归去来兮辞》的人本情怀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陶渊明在社会、家庭中,立功业济苍生、负责任敢担当的世俗人本情怀;二、在归隐田园上,亲友、邻人对陶渊明无意或有意的人身关怀而形成的客体人本情怀;三、身处自然,物我独立又相互交融,从而形成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本情怀。下面从这三个层面来具体解读。
(一)
陶渊明处在儒家与道家思想并行的玄学繁盛时代,受儒家思想的渐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一时深入其心。同时,陶渊明的先祖曾建功立业,其曾祖陶侃是东晋名将,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出仕,所有这些,在陶渊明稚小的心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他说:“悠悠我祖,爱自陶唐。……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命子》)在社会风尚和家族渊源的双重推动下,少年陶渊明有了“学而优则仕”的率真冲动,要一展抱负济苍生。在《杂诗》中他说道:“以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翻思远翥。”他不仅想要“猛志逸四海”,而且希望自己“远翥高飞”,从中,我们不难体味到他拒逸豫、立功业的雄伟抱负。这时的陶渊明,强化了自我主观能动性,把潜意识中兼济天下的本色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此次出仕,虽有家贫的诱因、亲友的劝勉,但何尝又不是社会影响施于其身所致,“脱然有怀”说明无人催逼,这完全是他内心意愿的流露,谁说这不是本我的展示。
无论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脱贫,陶渊明宣告出仕了。可残酷的现实却容不下浪漫的理想,容不下“质性自然”的诗人,仕途有时是与阴暗和龌龊相生相伴的,要么同流合污,龙飞九天;要么恬淡无欲,独善其身。陶渊明做彭泽令前,四次出仕,四次辞官,个中情由,除了找不到一个“大济苍生”的施展抱负的舞台,主要是在官场上,他“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本我性格,显得那样孤独无助。但陶渊明不是一个死守儒家教义的人,他注重的是儒家思想对自身修为的提升。他说:“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既然世俗与我互相违悖,我再驾车出游又能追求什么呢?他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考验,归去已是必然。最后一次出仕,却是因为“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小孩满屋,食不果腹,陶渊明受到了世俗生活的严峻考问。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最原始的动因,为了家族的生存、繁衍,陶渊明只能暂时隐忍而“投耒去学仕”,于田园虽有不舍,却毅然赴任,其对家庭的责任感,敢于担当的男儿本色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于社会,于家庭,陶渊明作为官吏,作为家长,都是发自内心的担当。立功业济苍生的理想,家庭的责任,使其角色变换,但没有谁可以操控他,都是他内心真性情的流露。他集两重角色于一身,抒写了一个率真的世俗本我人生。
(二)
古代隐士是陶渊明的心灵慰藉,是他淡泊人生的指引,为他潇洒地跳出官场的牵绊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陶渊明一身轻松,两袖清风地回家了,可是,放弃功名利禄的实惠,舍去光宗耀祖的荣誉,毕竟不能视同等闲,世俗红尘中的亲友、邻居会尊重理解陶渊明的取舍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年已不惑的陶公如童稚般跃然而至,游子思归的情怀,拳拳可见!了无牵绊的诗人回来了,率真由性的生活大幕也即时开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这里是主仆别后相聚的欣喜,是父子重享天伦的欢愉!陶渊明共有五子,此时年幼,尚不明了父亲辞官归隐后,会给他们造成何种成长的困惑,随着陶渊明的归隐,他们从肉体到灵魂也就属于了乡村,他们和农家子弟说着同样的语言,关注着同样的问题,这种与农家子弟毫无异致的生存方式大大收缩了他们的视界,制约了他们精神的成长,注定了他们成为农夫的命运,但翻遍史料,却找不到一点他们抱怨不满的文字记载,足以明证在血脉亲情前,世俗名利于他们已如同浮云,这是他们对陶渊明人生价值观的惯性认同。“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松菊依然如昨,淳香的美酒已经溢满了酒杯,往事不堪回首,如今则是何等洒脱雅致,陶渊明能有如今之闲适,除了自己的执着追求,也得益于他有一个贤慧的妻子。他的妻子翟氏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女人,萧统《陶渊明传》有“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的话;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亦有“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等语。陶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被××”结构新用法及语义槽生成.doc
- “被动接受”后一贯“主动投入”.doc
- “观课议课”中量化管理.doc
- “角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doc
- “角度量”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 “角度量”教学研究报告.doc
- “角色扮演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doc
- “言意共生”语文教学本质.doc
- “言”与“意”解释学意蕴及其对美学影响.doc
-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