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谈风》《宛西闻见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风》《宛西闻见记》

《谈风》《宛西闻见记》   1936年10月25日,《谈风》在上海创刊。编辑者为浑介、海戈和黎庵,发行人为周黎庵。后有所变动,主编海戈、周黎庵,发行为谈风社。   周黎庵(1916—2003),原名周劭,字黎庵,笔名有西华、公西华、笠堪等,浙江镇海(今宁波)人,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曾编辑《宇宙风》《古今》等杂志。   《谈风》封面刊名下方“幽默半月刊”五字,标明了刊物主旨。1932年至1934年,林语堂先后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谈风》正是对这一流派的承袭。编者说:因为“殊感幽运不振,而默道颓唐”,办刊意在“重新提倡幽默”(创刊号《缘起》)。“本刊所提倡的幽默,并不想大家舞文弄墨,乃是要从社会生活下找到幽默”(第二期《编后赘语》)。《谈风》的刊名和栏目名都是周作人题写,创刊号首页是一张宇宙风社、西风社、谈风社欢送林语堂去美国的大幅照片,由此可以看出编者对周、林二人的推崇。《谈风》的作者大多为《论语》的旧人,知堂、老舍、何若、老向、俞平伯、姚颖、许钦文、林憾庐、方令孺、陈子展、谢冰莹、卢冀野、施蛰存、高伯雨、赵景深、丰子恺、钱仁康等以及编者黎庵、海戈、浑介。   时代在变化。《谈风》出版时,“九一八”事变已发生了五个年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入侵日甚一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一发之秋。这样的时候,再去刻意的追求幽默闲适显然不合时宜。从第六期起,杂志去掉了“幽默半月刊”中的“幽默”二字,开始摆脱单纯的幽默追求,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老向的《宛西闻见记》即是一例。   老向(1898—1968),原名王焕斗,字向宸。河北束鹿县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进北京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参加游行集会和火烧赵家楼,被当局通缉,逃出北京。师范毕业后,时而教书自学,时而在家务农。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大革命中南下从军,参加了北伐。1929年重返北大继续求学。北大毕业后以教书著述为业。长篇小说《庶务日记》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幽默、通俗、有乡土味,是老向创作的特色。   老向是《谈风》的重要作者之一。第一期即有他的《难产记愚》。第二期开始连载的长篇小说《寻心》,黎庵称之谓老向的扛鼎之作,“为本刊特唱的连台好戏”,一直连载到第十五期方告结束。紧接着,第十六期又有《宛西闻见记》的连载。   《宛西闻见记》是老向1937年春宛西之行的见闻实录。宛,河南南阳古称。宛西,南阳西部。文中的“宛西三县”,指内乡、镇平、淅川。   《无裤之妇》写内乡县山区的裸人。有一位督学到内乡县北部伏牛山里去考察教育。日已黄昏,偏又遇上风雪。他看到山崖间一间茅屋,走到屋前,听见里面有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他掀开草帘钻进去,似乎看见一个人影急遽地一闪,屋中燃着一堆木炭火,火边一个赤条条的婴儿在哭。他抱起婴儿,再去搜索那一闪的黑影儿,发现在屋角一团茅草里有一个女人。那位督学正要责备那女人为什么不好好地招抚孩子,那女人却先说话了,说她不能见人,她没有衣服穿。她原有一条裤子,前两天被她丈夫穿出去觅食。她和她的孩子只能裸体呆在家里挨饿。是的,饿着等待。督学初以为是在做梦,但看到地上熊熊的火光,草中蓬头的女人,哭个不止的孩子,知道这是现实。老少共有一条裤子的人家,山区并不罕见。   《无发之妪》写山区无发的老妇。山区妇女有的因为买不起木梳之类,干脆把头发剃光。一位老妇住在山中四无邻居的茅屋里,相依为命的伴侣只有两个:一是丈夫,聋而且哑的瘫痪的老翁;一是两年前买回的一只鸡雏儿,这时已长成一只黑母鸡,朝夕相随,仿佛是她的女儿。老妇垦田、打柴、采药,以至挑了重担到山下去赶集。三条生命逼迫她不停地做工。老妇的头发全都弄光了,因为她理不起发,也没有工夫理发。穷得穿不起裤子已经够惊人的了,穷到连头发都养不起,未免令人有一言难尽之感。   《野兔袭人》写农村的凋敝荒凉。兵抢匪劫,烧屋杀人,逼得宛西三县老百姓奋力自卫。燕子寨是内乡境内靠近县边界的一个村庄,环绕村子是用土或砖石筑起的寨墙。为提防邻县的土匪,村里的壮丁们每天夜里都要拿起枪到寨墙上去守卫。白天,燕子寨的村民要去寨外耕田,在田间操作时需要壮丁们站在最外的边线上防备。万一有匪袭来,壮丁们一鸣枪,那些操作的人们立刻向寨里撤退。幸而无事,太阳降落时,大家也就鸣金收兵。燕子寨的村民们就这样挣扎着过活,尚略有安全。但从燕子寨向邓县望过去,本来可以看到的一个寨子,因为土匪不断烧杀,老百姓不断逃亡,早已破败不堪,如今倒塌的房屋只剩下柱基石,耕种千年的沃野满生着茂草。茂草里成为野兔横行的世界。   《安于淡食》写宛西食盐之难。这一节的内容,今日南阳人读来,如同海外奇谈。宛西没有咸湖,也没有盐井,食盐都是从许昌拖去。盐由海滨运到许昌,已经是千折万转,然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