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探究铸就历史教学“丰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料探究铸就历史教学“丰约”

史料探究铸就历史教学“丰约”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9-0038-03   任世江先生指出,对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教材内容有取有舍、有详有略;在吸纳学术成果和自己思想的基础上,为教学内容加个‘魂’,也可以比喻为‘筋’”[1]。任先生所说的“魂”“筋”即是每堂课的教学主题立意。教学中注重设计主题立意并依据主题立意开发课程资源,以充分体现“历史味”,让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高度契合,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深邃。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倾尽情智地学习,并不断生成新问题、新知识。   下面就以鸦片战争为例,谈谈史料探究的问题。对于鸦片战争,综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各模块对“鸦片战争”的要求,确定学生最需要认识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遭受列强侵略?列强为何敢于向中国发动战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后,中国是如何应对的?为什么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不立即革新图强呢?为实现这些预设目标,笔者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深入解读当时中国人的国民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探究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材料一:上自皇帝,下至贫苦小民,都坚信西洋人是没有文化的野蛮民族,长着猫一样奇怪颜色的眼睛,胡子跟眉毛都是红色的。更可怕的事:英国王位竟可以由女儿继承,女王逝世后,再由女王的子女继承,认为英夷显然是无父无君的蛮夷之邦。他们吃的牛奶、酪浆不容易消化,胶结在肚子里,必须吃大黄和大量饮茶,才能使它化解。   ——整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1)材料一中国人对西方人有怎样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反映了国人思想观念的时代特点是什么?[认为西方人长相奇怪;女王继承王位是改姓乱统的现象;英国人必须要吃中国的茶叶和大黄才能消化;英国是蛮夷之邦等。特点:国人对西方的政治、物质生活等不了解,国人的虚骄自大,无知、自傲]   设计意图:通过典型的史实,让学生感受到鸦片战争前国人思想观念的无知、自傲,为后边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并引出新探讨的问题:中国人的无知、自傲对中国对外交往产生了??么影响?西方国家如何看待当时的中国呢?   材料二: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后来记述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沿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这些百姓“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马戛尔尼的结论是:“(中国)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整编自《1720—1820年间的中西比较》   (2)从材料二中马戛尔尼及使团成员的见闻和感受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马戛尔尼站在什么角度判断中国“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信息:中国老百姓非常贫困;中国人对英国使节的态度体现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落后外交观;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科技、经济、军事实力等方面领先于中国。角度:工业文明角度(或“现代化角度”)。]   材料三:1839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能从材料三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假如维多利亚女王收到了这封信,女王能满足林则徐的要求吗?为什么?[信息:要求英国禁止走私鸦片;向英王表达中国政府的禁烟决心;林则徐仍以天朝上国、大国虚骄的心态与英国人对话。不能满足。因为英国女王只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这一时期决定国家事物的是工业资产阶级,他们企图通过发动战争来打开中国市场。]   设计意图:通过马戛尔尼及使团成员对中国普通民众和对外交往的观察,感受到中国农耕文明下的落伍与愚昧。通过林则徐给女王的信,让学生感受到地主阶级开明之士林则徐的思想状况。由此得出鸦片战争前国人思想状况的特点是“无知、自傲”。以此学生生成出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必然性。   小结: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中最有知识和思想的地主阶级官员们,对西方也了解甚少。就是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也相信,英国人没有茶叶和大黄就活不下去,且认为英国士兵的双腿因打了绷带而不能伸展。因此,中国人眼中只有“天朝”文明程度最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深处。这刺激了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中国与西方的碰撞必然发生。   探究二:战争期间和不平等条约签订时——?   材料四:当(英)艇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无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