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高利圣咏传承与变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格里高利圣咏传承与变异

格里高利圣咏传承与变异   [摘 要]格里高利圣咏在传承前人创造的音乐财富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它传承和变异的形态还促进了记谱法、音乐理论、音乐美学等的发展,它就像一个母体孕育了中世纪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中世纪 圣咏 格里高利 传承 变异   一、格里高利圣咏的传承   在4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西欧各地的教会还没有得到统一,但已经得到各国政府的默许开始发展,这样,在西欧各地产生了风格各异的圣咏。按照地域划分,“罗马教廷所在的古罗马圣咏;米兰的米兰圣咏和安布罗斯圣咏(Ambrosian Chant);西班牙、葡萄牙的莫扎拉比克圣咏(Moarabic Chant);爱尔兰、苏格兰及英国的凯尔特圣咏(Celtic Chant),以及流行于法国南部的高卢圣咏(Gallican Chant)”。(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它们是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的前身,现在除了高卢圣咏已经失传,其它地区的圣咏大都流传了下来。   施托克豪森在《初恋的音乐》一书中从两方面对西欧各国主要流行的圣咏作了介绍:从演唱形式来讲,古罗马圣咏和凯尔特圣咏的特点是,在人声演唱的背景上会出现另一个低沉或轻声哼唱的声部,有和声的效果;米兰圣咏中保留的较明显的女声声部特点与拜占廷圣咏的形式非常相像;莫扎拉布圣咏通常采用单声部的齐声唱方式。从音乐风格来讲,米兰圣咏、凯尔特圣咏和莫扎拉布圣咏的东方色彩浓厚,给人的直观感受更接近拜占廷圣咏,只不过米兰圣咏色彩偏于明亮,而凯尔特圣咏和莫扎拉布圣咏色调偏暗;“莫扎拉布圣咏和古罗马圣咏的风格在听感上则更近似于后来的格里高利圣咏,并且这两种圣咏已经开始排斥女声,大部分都由男声来担任演唱,二者中的莫扎拉布圣咏尚显古朴,古罗马圣咏却已相当古板,尤其是齐唱段落,完全就是格里高利圣咏的风格了。”(施托克豪森《初恋的音乐》,京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从上面的文字纪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西欧各国的圣咏大相径庭,随着基督教的日益壮大发展,对于教会来讲,统一各国的圣咏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到了格里高利时期,他开始致力于教会音乐的统一,除了??原有的各教会的圣歌进行收集,还加入了自己的新歌,并规定何时演唱,如何演唱等。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格里高利圣咏(Gregrorian Chant),又译为格里戈里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的音乐形式,一般为无伴奏的纯男声的单声部,这与莫扎拉布圣咏的单声部齐唱的形式很接近,同时莫扎拉布圣咏和古罗马圣咏基本都是采用男声演唱,在听觉上与格里高利圣咏很接近。除了在音乐形式上吸收西欧其他教会音乐元素以外,在歌唱形式上也传承了西欧各国的演奏形式使之变得更加的丰富,主要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等。虽然格里高利圣咏早期的歌词都来自拉丁文的圣经,但音乐的表现力因歌唱形式的多样而更加丰富;到12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已传遍欧洲,对中世纪文化的发展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二、格里高利圣咏的变异发展   单旋律格里高利圣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显得刻板、单调,“格里高利圣咏的情况也是如此,人们的忍耐力已经到了一个极限,意味着庄严的圣咏已经发展到了最大限度”。(安德鲁·威尔逊·迪克森《基督教音乐之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这样的情况迫使了格里高利圣咏的变异发展。一方面,格里高利圣咏本身发展的停滞也要求突破传统的束缚;另一方面,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开始融合。格里高利圣咏的这一次变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复调音乐、戏剧、音乐理论等的发展。正是有了这样的发展,才对后世产生那么深远的影响。   1.格里高利圣咏本体构架上的变异   从9世纪末到10世纪初,格里高利圣咏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出现了两种新的歌调形式:散文诗花腔歌调(Sequence继续咏)和韵文诗花腔歌调(Trope附加段)。   原有的格里高利圣咏在内容与形式上主要有两类乐曲:一是弥撒, 二是每日功课。继续咏主要是在弥撒曲或每日功课的曲目中按照歌词音节的配乐方式为旋律填上散文歌词。“早期继续咏在形式上的特点是,除开始段a和结束段n外,中间包含若干对长度不一的诗行,每一对用同一旋律,典型形式为:a bb cc dd……”(【美】唐纳的·格劳特《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它的显著特征是歌词结构规整,旋律结构也随变化的工整。继续咏在中世纪特别是中世纪中后期发展得相当快,很容易被人接受,而流行开来。后来,这种音乐甚至摆脱了特定的宗教礼仪,而在16世纪被教皇下令禁止。虽然继续咏最后被禁止,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格里高利圣咏的这一发展无疑是成功的。   附加段则是在原有的格里高利圣咏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是新加入的歌词,也可以是原旋律基础上加上新的旋律。附加段起到对前面歌曲进行说明、解释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