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区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区别

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区别   摘要:从外部宏观、微观,名称,分布地区,木材特性及用途等方面介绍了跤趾黄檀与微凹黄檀的不同之处,对如何区分二者,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跤趾黄檀;微凹黄檀;红木;区别   1引言   有些人可能对微凹黄檀这个专业性用语不太熟悉,但是提起它在市场上的绰号——“小叶红酸枝”,可谓如雷贯耳。以它为原材料是当下高档家具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的微凹黄檀,在“红木”国家标准(GB/T 18107-2000《红木》)中被划为红酸枝类,是二级濒危保护树种。由于其主要产地是在中美洲,离我国在地理上比较远,因此在我国木材行业的历史上并无此木的记载,市场上消费者对微凹黄檀的了解知之甚少。但是这并不妨碍商家对它在市场上的推广,“小叶红酸枝“就是它得名的由来。   跤趾黄檀又称为“大红酸枝”,单从名字上就知道它来自哪里。跤趾国——古时我国对越南柬埔寨等地的名称。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而在我国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红木》国家标准(GB/T 18107-2000)中将其规划为红酸枝类。据20世纪90年代广东木材学家林仰三费时多年的调查和考究,“红木”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中期,我国当时市场上进口的红木基本上是从东南亚水路过来,以跤趾黄檀和巴里黄檀居多。其中以跤趾黄檀最受欢迎,因此在红木家具行业里为了把跤趾黄檀和其他木材区分开来,又称其为“老红木”。这一个“老”字就体现了跤趾黄檀身价不菲。   2木材特征区别   2.1木材外部宏观特征   (1)跤趾黄檀在靠近形成层上的木质部与边区上面的木质部区别比较明显,而且中心部刚切开的部分呈暗红褐或紫红褐,中间带有栗褐色或黑褐色条纹,边区部分通常是以黄白色为主。生长年轮并不明显。管孔用肉眼可以观察到,散孔材。轴向薄壁的组织都能看到,其主为同心层式带状(宽1~4细胞,大多数为不规则断续带状)、星散-聚合状及翼状、环管状。木射线在普通放大镜下可见,其中波痕用肉眼可见。木材新切面闻起来有一股酸香味。   (2)微凹黄檀心边材区别更为明显,边材浅呈黄白色,心材泛橘红色,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大气中,产生了化学反应,颜色转变为紫红褐色,经带带有褐色条纹。管孔用普通放大镜即可观察,散孔材。生长轮明显,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可见,和木射线相交的部分呈网格状,主为环管状及翼状、带状(通常宽1细胞,少数2~3细胞)、星散-聚合状、星散状。木射线在放大镜下观察明显,波痕并不明显,通常木材新切面闻起来有一股辛辣气味。   2.2木材微观特征   (1)跤趾黄檀通常是单管孔,少量径列复管孔(2~5个),管孔团非常少见。导管的横向切面一般是卵圆形。木纤维壁比较厚。轴向薄壁组织较为丰富。木射线很多,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和多列,一般高在1~14细胞,多列射线,宽2~3列细胞,其中以单列射线较多。单管孔。   (2)微凹黄檀在散孔材系列,单管孔及少量径列复管孔(2~3个),树胶在部分导管里可以看到。导管横切面呈卵圆形。轴向薄壁组织串多为1~3细胞。木纤维壁较厚。木射线及木纤维迭生、轴向薄壁组织,射线组织通常是单排列,高度在13个细胞之间。单管孔。   2.3树木特征及分布地区   (1)中南半岛的北纬22°~10°地区符合跤趾黄檀生长条件。生长足迹遍布于泰国东北部混交林跟越南南部以及柬埔寨、老挝的大部分地区。大多是落叶大乔木(在泰国和越南的某些地区由于气候等原因表现为常绿乔木),高度在8~30m之间,主干直径可至60~120cm。树皮光硬,颜色为浅黄或灰褐色。树叶多为不均等羽状复叶,叶子顺序半或对生或互生。扁平线状闭是荚果最明显的特征。   (2)微凹黄檀小至中乔木,树高13~18m,直径差距不大,通常为50~60cm。干形较差,分布于巴拿马、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等中美洲地区,树种对雨水要求不高,由生长在较为干旱的丘陵地区可见一斑。   2.4名称   (1)交趾黄檀商品名称:暹罗红木Siam Rosewood、交趾红木Cochin Rosewood 、 泰国红木Thai Rosewood、老挝红木Laos Rosewood、克兰侬Kra-nhoung(柬埔寨)、火焰木Flamewood、帕永Payung(泰国)、特拉克Trac(越南)、帕栋考Pa dong khao、 麦卡侬Mai Ka Nhoung(老挝)。原木的俗称又有:大红酸枝、泰国红酸枝、柬埔寨檀、老挝红酸枝、柬埔寨红酸枝,以及“老红木”。   (2)微凹黄檀俗称:芬尼拉Funera(萨尔瓦多)格拉纳迪洛、Granadillo(墨西哥、危地马拉)、科库波洛Cocobolo、帕罗尼格罗Palo negro(洪都拉斯)、科库波洛普雷图Cocobolo prieto(巴拿马)、纳母巴Nambar(哥斯达黎加、尼加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