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桥梁是一种功能性的结构物,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桥梁安全性、经济性与美学的追求,很多桥梁不仅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而且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至今仍被人们所赞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桥梁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桥梁工程无论在建设规模上,还是在科技水平上,均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各种功能齐全、造型美观的立交桥、高架桥,横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特大跨度桥梁,如雨后春笋般频频建成。目前随着国家公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规划和实施,几十公里长的跨海湾、海峡特大桥梁的宏伟工程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1对于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的是桥梁总体布局原则,结构的选型.尺寸拟定.作用荷载组合、结构计算的内容、方法、步骤等。通过这些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够达到比较全面系统地巩固、充实、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规范、手册、论文、技术文献等参考资料,结合工程实际独立进行工程设计。
3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工程计算、编制或应用相关的电子程序、CAD绘图和文字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事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公路桥梁建设以令世人惊叹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在祖国的江、河、湖、海和高速公路上,不同类型、不同跨径的桥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展示着我国交通特别是公路桥梁建设的辉煌。桥梁建设的成就和技术进步,是广大桥梁科技工作者才华、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总体上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桥梁建设的成就可概括为:实现了跨径大超越;桥型结构和技术有创新;深水大跨桥梁建设技术成熟;桥梁美学理念有所增强。
我国桥梁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不够强、工程质量不够好、安全性耐久性不够好。
2.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连续梁是一种古老的结构体系,它具有变形小、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养护简单、抗震能力强等特点,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
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在中等跨径范围内千姿百态。无论是在桥跨布置、梁、墩截面形式,或是在体系上不断改进桥型布置,例如V形墩的连续梁体系,双薄壁墩连续体系。 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梁桥在40—60m的范围,可以说是占绝对优势。顶推法、移动模架法、逐孔架设法等施工方法等施工方法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也是关键因素。连续梁的横截面形式在小跨径的城市高架桥我国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悬臂浇筑法,梁体从墩上平衡向两边悬臂现浇伸出。为保持梁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梁体临时锚固在墩上或在墩旁立临时支架增设支撑点,然后现浇合拢段转换成最后的结构体系。如何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保证合拢段施工顺利进行,体系转换是关键因素。我国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国发展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发展趋势是: 1、为了避免配束过多而增大箱梁构造尺寸,混凝土保护层难以保证,密集的预应力管道与普通钢筋层层迭置又使混凝土质量难以提高,要发展大吨位的锚固张拉体系; 2、在一切适宜的桥址,设计和修建顿梁固结的连续—刚构体系,尽可能不采用养护调换不易的大吨位支座。 3、充分发挥三向预应力的优点,采用长悬臂顶板的单箱截面,即可节约材料减轻结构自重,又能充分利用悬臂施工的方在我国公路桥梁系列中,拱桥作为一种古老的桥式以其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高、可用地方材料、造价经济、养护维修费用少、造型美观等特有的技术优势而成为建筑历史最悠久、竞争力较强。并且常盛不衰,不断发展的桥梁形式。据统计,中国已建单跨100m以上的拱桥115座之多。拱桥仍是我国公路桥梁大跨度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我国公路拱桥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到60年代中.绝大多数是中小石拱桥,当时也研究过片石混凝土拱桥等,但未能推广。最大跨度拱桥是1961年建成的云南南盘江上的长虹桥(单跨112.5m空胶式石拱桥)。第二阶段是60年代中至70年代,主导桥型是低配筋双曲拱桥。由于双曲拱桥耗用钢材少,施工中能化整为零,需要起重设备少,易于当时搞群众运动,因而得到飞速发展。当时也研究过中小跨径混凝土预制块拱、二铰拱等少筋拱桥。最大跨度是1968年建成的河南嵩县前河大桥(跨度150m,双曲拱桥)。第三阶段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主导桥型是大中跨预制钢筋混凝土箱(肋)型拱桥。采用无支架吊装架设法建成的最大跨度是四川宜宾马鸣溪大桥(1979年建成,跨度150m),采用支架法建成的最大跨度是四川攀枝花市宝鼎大桥(1982年建成,跨度170m)。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