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 咏怀诗
第二篇 咏怀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滕王阁》、《望月怀远》、《与诸子登岘山》、《山居秋暝》、《旅夜书怀》等送别诗,掌握即事即景诗的特点
2、通过学习这些诗歌能自主分析即事即景诗的写法及感情
课时按排: 课时
课前绪论:
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即景抒怀。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教学目标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教学要点: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时空转换表达盛衰无常的感觉的。教学方法:点拨诵读回味教学过程: 一.赏析首联: 1.滕王阁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个词可以形象表达出来? 特点“高”,“临”字突显滕王阁的高耸。 2.佩玉鸣鸾是怎样的场景?此句使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有何感慨? 场景: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场面十分豪华。 艺术手法:一个“罢”字,转入了现实的描写,滕王已经死去,以建时宴会的豪华反衬过后的凄凉。 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易逝,兴衰无常的感慨。 3.首联两句从不同的方面写滕王阁,是哪两个不同的方面? 空间:高。 时间:逝。 4.总结:此联为起,紧扣滕王阁,既写其地势,亦写其冷落。 二.赏析颈联: 1.此联两句紧扣住首联的哪个字来写景的? ——高。 2.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四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和首联的哪句紧扣? 意境:冷落、凄凉。与“佩玉鸣鸾罢歌舞”紧扣。 3.此联的艺术手法和作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 “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生动性和画面的灵动感。 4.这两句写景句所写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一仰一俯,一高一低,错落有致。 5.总结:此联为承,紧承首联,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兴衰无常的感慨。 三.赏析颔联: 1.此联为转,由颈联的空间描写,转为时间的描写。 2.“日悠悠”“几度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诗人以博大、永恒、无极的景象物候衬托人生短暂,抒发白驹过隙、时不我待的进取激情和向上精神。自然过渡到“槛中帝子今何在”。 四.赏析尾联: 1.“槛外长江空自流”,融情于景,以景作结,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感慨。 2.此种以偶一开一合,使人只觉其流动,不觉得对偶。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 五.风格:流丽深静。 六.主旨:《滕王阁》诗以极其凝炼的高度概括了《序》的内容,表现了诗人珍惜光阴、胸怀功名、感慨时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如何扣住题目使用的艺术手法
重点教学 :诗歌的境界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弱冠登进士。后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有《曲江集》20卷传世。
2、诗歌美读
“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那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
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诵读指导
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师生共读,用情感去点燃情感。
3、诗歌赏析
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明确:雄浑阔大(海上、明月、天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讲 受扭截面承载力.ppt
- 第七章-直埋管道.ppt
- 第七章 恒定电流(教师).doc
- 第七章 群体内部互相行为.ppt
- 第一部分 绪论与学习心理.ppt
- 第七课 健康有约.doc
- 第七章计算机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ppt
- 第七讲系统模拟.ppt
- 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doc
- 第七课 老 师 的 歌.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