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9课 劝学(含答案)
第9课劝__学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作品 他“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 评价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二)人物轶事
齐国“祭酒”
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十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五十岁时,由于齐襄王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
荀子在齐国待了几年,很受齐王尊敬,被封为“列大夫”。当了齐王的顾问。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学问又好,因此他在五十三岁到七十多岁间,曾三度被众人推选为“祭酒”。祭酒的意思是,每当国家有重要的宴会或祭典时,由荀子出面代表行祭酒的礼节。
背景链接
《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因此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他不强调尽心知性,而强调学习、积累和“注错习俗”,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原文相当长,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问题。全文的中心思想是“学不可以已”。本文节选自原文前一部分,节选部分在原文中是不连贯的,但各段的内容基本上是完整的。
[]
[]
[
]
[]
[
]
[]
[]
[
]
[]
[]
[]
[]
[]
[
][]
1.积累“疾”“绝”等文言实词,“而”“焉”等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
2.赏析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技巧。
(一)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古今异义词,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已:停止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第一个“于”是“从”的意思,第二个“于”是“比”的意思
(3)以为轮,其曲中规
:通“煣”,使动用法,使……弯曲
以为: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把……做成
(4)虽有槁暴 有:通“又”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绳:墨线
直: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直
金:古今异义词,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动词,接近、靠近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古今异义词,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翻译下列句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蓼蓝的颜色还要深;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状词后置句)
(2)以为轮,其曲中规。
译文:用火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画出的圆圈)。(省略句)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译文:即使又晒干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用火烤使它成为这样的啊。(判断句)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环节二:把握文意
3.下列句子中属于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的一组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故木受绳则直 ③金就砺则利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⑤木直中绳,以为轮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 ①④是论证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
4.对本部分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B.作者运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既比喻学生可以超过老师,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C.“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一比喻意在论证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D.作者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3 WORDS & EXPRESSIONS 教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1教学案:Unit 1 Section Ⅱ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 Language points(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1教学案:Unit 1 Section Ⅲ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1教学案:Unit 1 Section Ⅴ Project(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1教学案:Unit 1 Section Ⅳ Grammar Writing(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1教学案:Unit 2 Section Ⅲ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1教学案:Unit 2 Section Ⅴ Project(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3 单元测试题 2 教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1教学案:Unit 2 Section Ⅳ Grammar Writing(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1教学案:Unit 3 Section Ⅱ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 Language points(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 《宇宙的未来》 教案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 《宇宙的未来》 教案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赤壁赋(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6课 琵琶行 并序(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六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2课 动物游戏之谜(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我有一个梦想(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诗经》两首(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课 蜀道难(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