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赤壁赋(含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赤壁赋(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九课 赤壁赋(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作者及赋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多义词、词类活用及常见的文言句式 辨析古今 异义词 能力 目标 1.学习景情理有机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体会本文用语巧妙的特点,理解极富哲理的语言 情感 目标 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其豁达乐观的精神 [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诗代表作有《海棠》《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词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定风波》《卜算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石钟山记》《赤壁赋》等。 [知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一些投机新法之人,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苏轼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遭逮捕。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幸亏亲友营救,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黄州。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为前赤壁赋。其实,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知常识] 1.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时任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2.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赤壁赋》作于苏轼贬职黄州期间。通过月夜泛舟的情景描绘和主客间的对话描写,表达了作者矛盾痛苦而又旷达开朗的复杂心情。 一、阅读第1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 基础梳理 1.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明月暂留。 今义: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气。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辨析古今异义词 (1)根据词义分 对于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的辨析,如果能够将每个词的词义落实,从而分析其是否古今异义,这虽然是一个古拙的办法,其实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如实欲连兵南面王齐,南面,今义指南方;而文中南就是南方、南面的意思,面呢,是面向,面对着之义。如《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的面即属这种情况。可见,南面是面朝南(即称王)之义 (2)代入词义分 判别古今同形词意义是否相同,还可以用现代汉语中该双音节词词义代入原文,如果是符合的,则应该是古今同义;否则就是同形异义词。如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此项可以用现代汉语结发的意思代入,现代汉语常用的词是结发夫妻,义为第一次结婚的夫妻,旧时指初成年结婚的夫妻。可见,结发应是刚成年的意思。又如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情况,今义是指弯曲,代入即是指行军的弯曲道路,放入原文句子中,卫青向皇帝汇报的绝不可能是弯曲的道路,而应该是指事情的复杂经过 (3)语境分 语言讲究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文言词语对语境的依赖性比现代汉语更强烈,所以通过语境分析词义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中的绝食,前文有人灾的交代,可见是灾害造成的,绝非主观的断绝饮食(表示抗议或自杀)之义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