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山古木兰寺遗址(附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郗山古木兰寺遗址(附图)

郗山古木兰木兰,位于郗山南坡。背倚青山,面对大湖,与微山岛隔水相望,湖色山影,堪称佳景。祠院占地数亩。有三进院落。自南而北为大门,大殿、献殿及僧人住室约有百间。围墙内外,遍植翠柏古槐,树木挺拔,蔚为壮观。甬道两侧,塑有木兰的高大战马,侍卫各持兵器站立两旁,兵马形象,栩栩如生。殿内有花木兰的戎装坐像,形象生动、逼真。塑工精巧,令人赞叹。   相传,花木兰出生在北魏后期一个退伍军人的家庭,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跟父亲练就了一身超群武艺。一天,衙门里送来军帖,命木兰的父亲重返疆场。而父年逾花甲又体弱多病,且又军命难违。于是,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军十二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英雄事迹,受到历代人民的崇敬与赞扬。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将其事迹编成歌谣,后又经文人加工润色,成为著名的《木兰诗》。到了唐代,朝廷追赠她为孝烈将军,并为其建祠造像,以示纪念。   郗山上的花木兰祠亦建于唐朝,后经历代修复扩建,到清末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有住持僧数十人,香火甚繁盛。可惜,这座古雅的祠宇,在建国前夕毁于战火。现仅存大殿五间,祠内文物、石碑等也大都散失殆尽,现旧址仍存在,有待重建和恢复。 春秋时期郗山属郗国 。 汉朝郗山属徐州留城县,为留城的墓地。 晋朝兖州刺史郗鉴埋于郗山。《滕县乡土志》《滕县志》等均有记载。 唐朝建郗山弥勒寺,宋康定二年从修,金大定二年迁于山之阳,有承安三年碑,后被毁,清道光年间再次修复,立碑。 明朝万历年间建山东省兖州府滕县郗山社。《明史》中有赤山湖,赤郗通用,万历《兖州府志》载:微山在滕县城南一百里,其下为微山湖,黄沟水入焉。又东南为赤山,其下为赤山湖,又稍南为吕蒙山,其东南为吕蒙湖。朱恒开凿漕运新渠时,赤山、吕蒙诸小湖,尚未连片,西距武家湖甚远。明隆庆至万历18年(1567年--1590年),微山、赤山、吕蒙等湖连成一片,统称吕蒙湖。 明万历32年开泇河有郗山渡口,为去往沛县、徐州之渡口,1962年迁往微湖。 清光绪33年(1907年)郗山等村庄属滕县梯方第十七社。 1935年11月中央苏鲁临时特委决定,以临城、沙沟、张阿、郗山一带的党组织为主,建立临沙区委,褚思沛任书记,刘茂坦为干事。 1944年10月,沛滕边县改临城县,下设九区,第八区先后驻郗山、里张阿。1945年8月—1949年8月,临城县第八区先后驻郗山、沙沟。(1947、9,临城八区划为峄县沙沟区,11月又划回)。 1951年,临城县邮电局在郗山设立邮政代办所一处。同年,临城县九区在微山岛东西两头各建一处联村渔业社。1952年两社合并,在杨村建立微山渔民合作社,1953年4月,划归湖区渔联社所属。建县后,设为微山第三区供销合作社,1955年社址迁至郗山,更名为微湖供销社。1958年迁回微山岛,由基层社改为韩庄综合商店所属中心店。1961年其中心店又单独建立微山岛供销合作社。1965年改为韩庄供销社中心店。 50年代韩庄粮所郗山粮站拆除郗山大寺庙后改建粮库,容量为9万公斤。 1956年4月,县供销社本着“便利群众购销,扩大商品流通,合乎经济核算,便于改造私商”的原则,调整了全县的网点布局,在杨村、郗山、常口、满口、羊庄、房头、仲浅等有中小集市和有300户以上的26个大村庄,设综合性商店或中心店。 1956年2月,增设塘湖、船闸两个***,1971年1月,两所分别并入郗山、张楼公社***。 1953年建立微山县,薛城县共划入93个村庄、1镇。其中含郗山(6个村)。1953年10月6号,山东省政府以鲁民密(53)字1533号命令,公布微山县区乡设置,全县共设9区1镇。其中,三区(驻杨村)辖10乡,小闸子、郗山、谢楼、杨村、微湖、微西、渭河、大河、解放、微北等乡,共19村庄。1956年9月底,微山县合区并乡,全县设5区27乡,其中微湖区辖郗山、杨村、小闸子、微湖、渭河、大河、朱姬庄7乡。 1953年建县时,郗山完全小学由临城县划入,后改为郗山南校和郗山西校两个校区,90年代两校合并为郗山小学。 1956年6月,微山县分别在韩庄、郗山、常口、满口、房头、南阳、鲁桥建立区卫生所,各设所长1人,共配备卫生技术人员43人。 1958年8月,微山人民委员会决定分别在下河头、东单、郗山、韩庄设立微山县第二、三、四、五中学,其中微山四中驻郗山,后迁往微山岛,1961年7月,撤销,并入一中和五中。原四中校址改为郗山公社中学,后改为郗山联中。 1963年在郗山北郭洼河架设一处水漫桥,孔数为5个,跨径2.5米,长22米,宽5米,为平板结构。1965年4月---1966年1月,韩庄区辖韩庄、塘湖、多义、石庄、黄庄、郗山、性义、微湖等小公社。 1956年1月28日,中共微山县委下达《关于试办高级农、渔业生产合作社的初步意见》后,微湖区杨村殷延峨、墓前村姚存才、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