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化过程中农民身份焦虑
现代化过程中农民身份焦虑
刘庆邦的中篇小说《到城里去》最初发表于2003年第3期的《十月》杂志上,曾荣获第四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在这篇小说里,作家刘庆邦以他醇厚绵长的乡土情思,通过揭示主人公杨成方和宋家银夫妇从农村到城市的精神跋涉和灵肉冲突,体现了作者对农民在城市里“讨生活”生存现实的冷峻逼视和深切同情,表达出作家对现代化过程中农民身份的深深焦虑和对农民命运的切切关注。
《到城里去》的主人公是杨成方和宋家银夫妇,“到城里去”的实践者是杨成方,幕后的推动者是宋家银,两个人有着不同的精神跋涉和生活境遇,这构成了行文的两条重要的线索。
杨成方的“到城里去”经历了从县城到省城,再到首都的进程,而每一次“到城里去”,杨成方都是被生活所迫,或被妻子宋家银所迫。杨成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长相一般,少年到青年_直在农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杨成方的改变是因为到了适婚的年龄而屡次提亲失败一因为兄弟多,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为了解决婚姻问题,杨成方的父亲给县城一家预制厂的厂长送小磨油,送芝麻,“还拉着架子车,冒着风雪给人家送红薯”,这才终于换来了杨成方去预制厂当临时工的机会。工人身份使得杨成方很快解决了婚姻问题。他娶了相貌不错的宋家银,而宋家银看重的正是他的工人身份。
按照杨成方的设想,一旦找到媳妇就不去城里了,因为县城的生活并没有很多可以留恋的地方:工资不高(因为是临时工),工作繁重,生活单调。更重要的是,在骨子里,杨成方还是个农民,他非常留恋家庭生活和传统农民的生活模式。但是他自己并不能做主,妻子宋家银要求杨成方必须待在城里,即便是在预制厂倒闭而杨成方失业之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保持所谓的“工人家属”身份。于是,杨成方被迫再一次“到城里去”。这一次,他去的是省城郑州,做的行业是最不需要技术含量因而是很多初到城市的农民的没有选择的选择——捡破烂。
最终让杨成方从省城郑州走向北京的还是他的妻子宋家银。打工的浪潮席卷着中国农村,以至杨成方??在的村庄,几乎家家都有人外出打工。“打工这个词已经很流行了,它像种麦、过年一样流行”。在北京捡垃圾的同村杨二郎衣锦还乡,带给了村民巨大的精神刺激。于是,宋家银便有了对北京最直观的感受:“北京到处都是宝,到处都是钱。”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成方被迫来到中国最大的都市——首都北京。
在骨子里,杨成方是留恋农村的这片土地的。他生长于斯,劳作于斯,对农村的生活是认同的,甚至是依依不舍的。即便如此,他也知道他必须要到城里去。因为人口增多土地减少,因为村里盖学校要求集资,因为宋家银要翻修房子,因为儿子要上学,这些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他不得不去。这样一来,杨成方只得在“到城里去”的道路上一步步挺进,虽然是被迫的,但也别无选择。
宋家银是小说的关键人物,她是杨成方到城里去的推动者,也是杨成方在城市生活的目击者。
从少女时代开始,宋家银就憧憬着城市生活。对于一个世代农民的农家女而言,只有嫁人才能改变命运,于是,她为自己树立了人生目标——做一个“工人家属”。正是这个目标,导致了她的失身——为了向一个即将成为工人的男人表达诚意和决心。那个男人当上了工人,但新娘却不是她。宋家银在走向城市的道路中,一开始就不是浪漫诗意的,而是凶险残酷的,她的所谓的心机和聪明都抵挡不住她被玩弄和被抛弃的命运,这是城市对她的当头棒喝。但是,坚韧的宋家银还是以自己的智慧退而求其次,嫁给了杨成方这个临时工,不管怎样,她还是当上了“工人家属”。
虽然城市一直是宋家银的梦想所在,但她还是没有想过自己到城里去。宋家银是一个传统的农村女性,她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家里人”,是主内的,她的荣耀在家里,她的目标就是要让人看得起。为了这个目标,她勤勤恳恳生活,精打细算过日子,连每次使用雪花膏,都仅仅只是用手指轻轻地蘸一点——有点“雪花”就可以了。她合不得用电灯,舍不得扇电扇。与这么节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大兴土木,要把房子建成全村最好的。宋家银是农村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与很多人的理解相反,我认为,作家对宋家银并不是一味地批判和讽刺,虽然宋家银有其可恨之处,但总体而言,作家对她是理解和宽容的。她的梦卑微而渺小,她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心机和努力,包含着人生的酸楚和对尊严的诉求,让人欷歔感叹。
然而,宋家银也必须要到城市去了,因为在北京的杨成方犯事了。这是宋家银第一次真实地面对北京,面对城市,她被打击得体无完肤,鲜血淋漓,这也是此书最精彩的地方。在宋家银的想象中,北京城可能比他们的村庄大些,顶多相当于他们的村庄十个那么大,而实际上,北京是那么大,一百个村庄也抵不上北京的一个角。宋家银坐火车来到北京城里,然后又从城里退到城外,经过一片庄稼地,又经过一片菜园,最后才在一片垃圾场里找到杨成方所在的棚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