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识字教学与童话作文结合实践与思考
识字教学与童话作文结合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28-02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变化,接受能力逐渐提高,在中段教学的重点也随之有了变化,由以往的识字教学转移到文章的写作上,据此可知,低中两阶段的重点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是否意味着识字教学与习作就没有联系,或是有先有后呢?这种想法当然是不科学的。
到中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而且会有更妙的识字方法,此时如果老师不顾实际,还是按部就班,用上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那肯定会碰钉子。这样不但浪费时间,降低效率,还会挫伤学生识字的兴趣,更重要的恶果是长此以往便会泯灭孩子们闪现的智慧火花,使之渐渐失去创新精神。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符合儿童的思维;童话以切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从童话的这些特点看,儿童天生拥有写童话的本能,他们几乎能自发地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童话。而且,他们在阅读了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和课外的一些童话后早就深有感触,跃跃欲试了。他们想象天空有多大、星球什么样、幻想自己上天入地,探索未知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常常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甚至物品人格化,自编自演幻想中的童话世界。在这种胸中蓄积溢出,不吐不快之时,只要老师在旁稍加点引,他们便会“情动而辞发”,写出让人不可估量的创新佳作来。为此,在中段的语文识字教学中,可把枯燥的识字教学与生动的童话写作相结合。
一、从兴趣入手,为两者结合作好准备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虽然学生对心中向往的童话世界较感新鲜,但由于毕竟还是初次用“字”写童话,此时,如果老师不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会骤然下降,这样就很容易走入“望而生畏”的死胡同里,以至事倍功半。为了激发学生识字与童话写作相结合的兴趣,可降低要求,分步完成准备阶段??
1.触童话激发兴趣是前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多种方式让同学们接触有关“学”的童话。如教师范读《“竟”的烦恼》(其实是区分“竟”和“竞”),录音播放《警长难断“还”字案》(区分多音字“还”),学生角色扮演《小猴的通知》(区别“戴”和“带”)。
2.说童话维持兴趣是关键。老师给出文中相似的生字或同音的生字让学生发挥想像区别异同,然后降低要求,让他们驰骋其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多少不定,如有的同学在听完童话后马上想到经常混淆的三个字“裁”、“栽”、“载”便说起来。
3.写童话强化效果是保证。经过上面简单的思维和说话活动,学生已对文中生字之间的区别有了较深的理解,为了强化学习效果,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动手写一写,用脑理一理,并进行赛一赛。
二、从实效入手,为两者结合作好引导
在童话中学生进入动物世界,让它们说话、唱歌、跳舞;进入植物世界,让它们欢笑、哭泣;让铅笔长腿,和他一起放风筝;让变形金刚飞起来,载着他去世界漫游……想象是如此大胆,不同寻常。然而为了使他们把丰富的想象和干瘪的识字更好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想象的天空里尽情畅游,飞到时间和空间的每个角落,这就要求我们从实效出发,做好以下引导:
1.通过新字搭桥写童话。让学生通过想象,从两个或三个看似相似的字中找出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编成一个童话。这种训练方式,学生很感兴趣。如在上《李时珍》这课时,把文中的重要字“载”写在黑板上,随后让学生联想与之相似的字有“裁”、“栽”、“载”、“戴”。在他们用流利的自编口诀(“衣”字“cai”,“木”字“zai”,“车”字“zai”,“田”、“共”“dai”)理解和区别之后,便让学生用喜爱的童话形式编写。孩子们听了,有的就陷入了沉思,有的进入了讨论,有的干脆奋笔疾书……就这样一篇篇异彩纷呈的佳作诞生了。有的选了“栽”和“戴”,写叫小猴栽树苗它却戴树苗的故事;有的选了“载”和“栽”,写蜜蜂王国要比赛栽树,请带农具,一些小蜜蜂却违抗队长命令用自带的车把砍了的树运回宫殿的笑话;特别是班上的杨洋写得更是精彩:老大叫“栽”,老二叫“载”,老三叫“裁”,他们之间闹出了许多笑话。大致讲小兔和乌龟赛跑,想找个威震八方的裁判大人却由于自己不慎找来了“栽”,所以在比赛时“栽”早已在高山上使劲栽树,惹得小兔和乌龟既好气又好笑。还讲到一个任何车夫都拉不动的肥胖大力士要到很远的地方,千辛万苦本想找车夫“载”,但由于一时着急竟找来了“裁”,他当起了裁判,命令肥胖大力士快速拉车,搞得胖子稀里糊涂。
让学生在想象的太空中邀游,充分发挥想象,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理解对同一字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