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北苑贡茶 在茶文化发展中影响与传承
宋代北苑贡茶 在茶文化发展中影响与传承
北苑贡茶的兴衰
建瓯北苑贡茶历史悠久,兴于唐,盛于宋,曾经代表了我国唐宋时期团茶制造的最精湛工艺,独领风骚458年。
宋代立国之后,中央集权得到巩固与增强,中国进入一个政治相对稳定时期,经济文化逐步繁荣发展;出于宋代统治者的喜爱嗜好,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朝廷在福建建瓯北苑正式建立官方茶园,自此北苑贡茶院逐步替代顾渚贡茶院,成为宋代贡茶的代表。宋徽宗曾经御批“龙团凤饼,名冠天下”,成了茶业界传承千载的佳话。据有关史籍记载,宋代北苑贡茶院设立初期,共有官焙三十二处,主要取北苑附近连山方圆数十里山场所产茶制作,产量极低,一年“才贡五十片”;到后来则不断扩大规模,产量也大幅增长,至元符年间(公元1098-1100年),岁贡一万八千片,宣和年间则达到四万七千一百片;制茶山场也延伸到“建溪百里”,南到延平蓼地,北到武夷山,官私茶焙达到三千五百处。
北苑贡茶院不仅规模大,最重要的是制作精致,品质优良。蔡襄于庆历初年任福建路转运使时造出的小龙团茶。“其品绝精,谓之小团。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镂金花其上,盖其贵重如此。”到元丰年间,贾青任福建转运使时,创制出比小龙团更为精致的“密云龙”,四十饼一斤,分双袋包装,专门供皇帝“玉食”。由于数量绝少,连宰相近宦都难得尝到。以至于慕名的皇亲国戚乞赐者太多,弄得皇后不胜其烦。到了绍圣年间,皇帝下诏将密云龙改称“瑞云翔龙”,把龙凤团茶的制作工艺推向了最颠峰。分为细色茶五纲四十三品。这五纲细色茶一制成,便速派专人飞骑急驰,直送京师。其气派几可与唐玄宗时飞骑送荔枝相比。
北苑贡茶的兴盛,跟当时的皇帝有直接关系。在整个两宋时期,皇帝们都是爱茶者。而其中特别嗜茶的皇帝当数宋徽宗赵佶。赵佶(公元1082-1135年)是宋神宗十一子,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不仅嗜茶,经常在宫廷开设茶宴,并且亲自撰写了关于北苑贡茶的著名《茶论》,该书因为是在大观年间所撰,所以后人又将其称为《大观茶论》。“上有好之,下必附之”,皇帝的这种爱好,很自然地影响和推动了社会的时尚风气,使中国茶文化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历史上出现茶学专著与茶诗词最多的时期。仅论述北苑贡茶的,就有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熊藩的《宣和北苑贡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刘异的《北苑拾遗》,吕惠卿的《建安茶记》等等。而在诗词方面,宋代几乎所有的大诗人,包括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白玉蟾等,都写过许多以茶为题的作品,其中不乏流传千古的佳作名句,从而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
北苑贡茶从太平兴国二年设官焙起,直到南宋政权最后灭亡,独领风骚了四百多年。元朝立国后,来自北方蒙古族统治者虽然也喜茶嗜茶,但是趣味与宋代统治者不同,并不重视北苑贡茶。成宗大德年(1297年),朝廷下旨在武夷山四曲设官方茶园,于是武夷茶名声日渐远播,北苑茶不复有昔日的辉煌。明太祖朱元璋南京称帝后,看到进贡的精工细琢龙凤团茶,感叹不已!认为这既劳民又耗国力,因之诏令罢造,“唯采芽以进”。其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由于失去了朝廷的支持,包括北苑茶、武夷茶在内的闽茶,进入低潮。茶工四散,茶园荒废,尽管民间仍有人在继续生产团茶,仅是苟延而已。
北苑贡茶之所以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不是一种大众消费品,而只是供少数统治者享受的奢侈品。北苑贡茶“食不厌精”的制作工艺,不仅茶农不胜重负,而且也无法进入贸易市场。其繁杂的冲泡方法与精致茶具,也使一般的民众无法享受,一旦偏爱它的统治阶层崩溃,也就必然随之消亡。
北苑贡茶对茶文化发展的影响
北苑贡茶作为皇家专供茶的历史结束了,而北苑附近地区的茶业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北苑贡茶所代表的宋代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一直到今天还对茶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北苑贡茶对后来的积极影响,至少有几个方面:
一是优良品种的传播。根据宋代茶著的记载,当时北苑贡茶有诸多茶树品种,不过当时茶树品种的分类没有今天那么细,也没有那么多花名,主要是根据叶片的形状,芽头的颜色,植株的姿态,以及茶叶发芽的迟早来区别。例如被列为第一的“白茶”,即以其芽色白且稀少而称;柑叶茶即以其叶片厚实而形如柑桔而称;当时就有日本僧人从建州带回茶籽种植的记录。而据民国初台湾历史学家连横的记录,台湾的茶树也是从建州引种的。根据后来茶学专家们的考证,台湾最早的冻顶乌龙茶树品种,与东峰镇现今尚存的一片矮脚乌龙茶树属于同一基因品种。所以,尽管现在已无更多的依据说明当时有多少具体的优良品种流传至今和传播外地,但是肯定有一部分传播到周边地区和海外。
二是制作工艺方面的传承和影响。一是蒸青工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