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模式上钢新村样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老模式上钢新村样本

养老模式上钢新村样本   截至2012年底,上海市1426.93万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7.32万人,占总人口的25.7%,几乎每3个人里就有一个老年人,与北欧、西欧、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相较,位居前列。上海的养老问题在全国最为严重,预计到2020年至2030年间,上海老龄化问题将更加严峻。   政府、社会和家庭现在如何应对?又应如何应对?《南风窗》记者以地处浦东新区城区西南部的上钢新村为个案,进行调查和呈现。 被高房价拖累的家庭养老   早上,83岁的蔡性生去菜场买菜,然后慢悠悠地回家做饭,这是他每天的功课。蔡性生是上钢三厂的退休工人,住在上钢新村,已有50多年了。   “老了,生活还马马虎虎吧。”蔡性生对《南风窗》记者说,“现在保姆用不起,你管她吃管她住,一个月工资还要3000到3500元左右,我的退休工资才3600元……”   提起上钢三厂 ,老上海人无人不知。在计划经济时代,它每年都能为国家创造一个相当于上钢三厂的财富,连续12年在上海上缴利税名列前茅。那时候,上钢新村居民的住房、福利条件也很好。“以前两口子在钢厂工作的,福利很好!人家过年东西买不到,他们多得吃不完。”上钢街道民政科长熊慧卿说。   蔡性生的爱人曾在上钢新村街道工作,退休工资达到3250元,夫妻俩养老金接近7000元,生活没问题,但人上了年纪,大病小病就多起来。蔡性生两口子都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蔡性生退休前受过工伤,全身烧伤面积85%。“以前老工人觉悟高,烧伤后没想过跟单位谈条件,稍微有点好,就自觉来上班了。”蔡性生说。5年前,他爱人患乳腺癌,住院开刀后,每个月要到医院检查、治疗两到三次,80%报销,20%自费。虽说按照政策,医保有“大病减负”,在医院期间个人承担20%的医疗费用,出院后可以向医保申请减负,再减掉15%,自己只要承担5%就行了。但两年后到了康复期,就不能享受这个政策了。现在两口子每月要花五六百元用于吃药、治病。   上钢新村的老人们很怀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医疗政策。   75岁的王明祥,曾经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他说:“计划经济时期,工人生老病死有保障。我们把自???的一生都交给企业了,企业也会对我们负责一生。钢厂工人的退休工资由企业承担,百分之百看病不要钱。”   从1999年开始,变化发生了:长期的计划经济利税上缴体制,使得上钢三厂缺乏自有资本积累和发展资金,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落伍,加上宝钢选址于上海后,压缩了上钢三厂的生存空间;上海城市环境也不容许在市区再上新的高炉。2007年,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前,位于世博园区内的上钢三厂全部关闭停产,异地搬迁了。   而在这期间,上钢新村做过调研,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居全市前列,就是因为附近有上钢三厂 ,空气污染严重。   到2012年底,上钢新村共有户籍人口10.4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570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0.37%,在整个浦东新区名列第一。以后估计每年还会增长1.5个百分点。   在上海,老人们基本上都是两口子生活在一起,但只要有条件,就与子女分开过,除非你穷得买不起房。因为两代人生活习惯不一样,住在一起都感觉不自由。   熊慧卿说:我们算的“空巢老人”,不包括子女还住这个小区,但不在一栋房子里住的,也有将近2000人了。这些“空巢老人”,一种情况是只有老两口一起生活,二是跟他们八九十岁的父母一起生活。   上钢街道居委会干部马眉飞的公公今年91岁了,还有半自理能力,不是躺床上不会动的。老人有6个子女,他们共同出钱请了一个保姆,24小时看护老人,每月工资3000元。保姆愿意在他家住,还有一个原因:保姆从乡下来,没地方住。马眉飞的公公家有两个房间,可以为保姆提供一个住处。   有的老人会聘用保姆,但不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是生活必需。比如有的老年人骨折了,不能动弹,或者老人与子女关系紧张,不在一起住,必须请保姆。   上海市区房价高昂,老人们宁愿到邻近的江苏太仓市浏河镇买房。那里5年前的房价是每平方米3000元,好多上海人在此买房。今年地铁通过去了,房价随之涨到每平方米六七千元。老人们还喜欢到上海市郊的奉贤、南汇买房,现在那里的房价每平方米也要1万多元,也买不起了。   高房价拖累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年轻人买一套房子往往要全家总动员,甚至双方4个老人齐上阵,这必然影响到老人的养老支出。上钢新村这里的二手房价是每平方米2.8万~3万元,买个50多平方米就得150来万了,但年轻人往往还看不上老房子。新房面积都较大,价格每平方米4万~4.5万元,100平方米的房子没有400万拿不下来。老人们有能力的就全部自己出钱,没能力的就付个首付,让子女慢慢去还贷。 “机构养老”的窘境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继续坚持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