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发展低碳农业实践与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明区发展低碳农业实践与思考

南明区发展低碳农业实践与思考   一、南明区发展低碳农业的资源优势   贵阳市南明区地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年均温为15.3℃,年均降雨量1174.7mm,无霜期270d以上。全区农业涉及云关、后巢、永乐和小碧4个乡。耕地面积1834.51hm2,农业人口56486人,种植业主要以蔬菜、果树为主。作为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南明区在区位、交通、资源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是全省首批建设的经济十强县(区),北连云岩区,东北、西北与乌当区接壤,东南和西南接花溪区,交通十分便利,发展低碳农业具有天时地利的条件。南明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建生态文明市的历史机遇,将全区定位为生态文明城区,将永乐乡定位为生态农业乡,当地农户具有较强的种植经验和种植意识,为低碳农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了“人和”条件。   二、南明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实践与特点   (一)生态观光农业初具规模   地处贵阳市东郊、乌当区东南部的永乐乡,以生态文明为中心,倡导健康生活理念,进行旅游设施配套,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建成了“万亩桃园”“万亩菜园”和莲藕、食用菌等生产基地,2004年获得了“永”牌艳红桃省优质农产品称号。通过桃、蔬产业的建设,生产时令鲜果、时令蔬菜,引导市民在园区进行休闲消费。贵阳市最具规模的莲藕基地成了市民群众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成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一枝独秀,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收入酬。据区旅游部门统计,2012年全区乡村旅游469.61万人次,收入6123.79万元。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一个集观光、健身、度假、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绿色有机农业迅速发展   南明区于2000年开始发展绿色有机蔬菜。通过示范带动,绿色有机农业迅速发展,已形成“万亩莱地”与“万亩桃园”2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在示范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肥料、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先后在示范区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3盏,用物理技术防治虫害,最大限度减少了常规农药的使用。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农产品上市质量合格率达100%。2012年辖区4个蔬菜品种已获得绿色认证。“永乐”绿色蔬菜在贵阳市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逐年增加,“永乐”绿色蔬菜开始进入省内外市场。   (三)循环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循环农业的发展,在市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行猪—沼—果,猪—沼—菜等典型循环农业模式。“十二五”以来,已建成中型沼气池3口,产生的沼气能满足农户使用,而沼液、沼渣运用现代科技综合利用。实现了猪—沼—果,猪—沼—莱等典型循环农业模式,促进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既提高了综合效益,又改善了人居环境。   (四)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   辖区内在全年实现秸秆零焚烧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是代表。用作物秸秆发展食用菌产业,避免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是南明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又一亮点。按照“公司+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贵州万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阳山里妹食品有限公司,依托食用菌生产建设有特色的食用茵生态示范观光园。目前,贵州万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以公司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生物农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年利用贵阳市周边奶牛养殖基地牛粪400万斤、全省范围木材加工厂的下脚料木屑800万斤、农村废弃桔梗稻草800万斤、玉米芯1600万斤,通过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种植食用茵,减少能耗20%以上,年产菌包1200万个,年产值达5000万元,带领600户农户共同致富。   (五)“乡土文化”大力发展   区、乡党委、政府本着“低碳农业造福百姓,文化大戏惠泽于民”的理念,充分利用辖区内有着悠久历史的罗吏大古钟、永乐古堡遗址、清礼部尚书李端棻墓遗址人文景观,风景秀丽的石笋沟水库风景区、石塘小山峡自然景观,独特的“苗族二月场”“布依六月六”民族风情,以“万亩菜园”“万亩桃园”为代表的生态农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文化。同时挖掘辖区内乡土文化、民间文化,展示民俗文化与历史人文风情,发展乡土文化与低碳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文化经济项目,积极开发特色农家乐,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渠道。从2009年永乐、小碧乡成建制划入南明区以来,年年举办好深受市民追捧的“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为市民打造好乡土文化餐,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三、南明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对低碳农业理念认识不足   由于贵阳经济的整体实力不强,低碳农业起步较晚,使得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及公众对低碳农业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局限性,这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