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课件_6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川 崎 病)Kawasaki Disease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定 义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Mucocutaneus Lymph Node Sydroms简称KD或MLNS)由川崎富作于1967年首先报告,1976年正式命名为川崎病,此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临床以发热、皮疹、手足硬性水肿、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改变、杨梅舌和颈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一般情况 以东方民族、特别是日裔占很高比例,发病呈小流行性、地方性。 全年均可发病,冬季和春季发病率较高,一般以4-9月多见。 半数以上为2岁以下的儿童 ,80%为5岁儿童。 男:女为 1.5:1。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治疗 预后 病因不清 感染: 细菌 病毒 立克次体 变态反应: 患者血在急性期中IgE升高,恢复期下降 患者血管壁中有IgG、IgM沉着 化学因素: 与环境污染、毒物因素、药物的毒性作用或过敏等因素有关。 物理因素 遗传因素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病 理 主要病理为全身性血管炎, 病理变化为血管周围炎,内膜炎或全层血管炎,以冠状动脉受累最明显,心血管系统受累是本病致死的重要因素。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临床表现 (一)主要症状: 发热:最先出现的症状,持续发热,体温在39-40℃,持续7-20天,稽留热或弛张热;抗生素治疗无效。 球结膜充血: 常于病后2-5天出现,无脓性分泌物和流泪。热退后消散 皮肤改变: 本病的第二个特征.发热后2~5天出疹, 皮疹以向心性、多形性,顺序为四肢、胸腹、躯干,最常见的皮疹形态为遍布全身的荨麻疹样皮疹,无水泡及结痂。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粘膜改变:口咽部改变明显,充血为特征而非化脓性,表现为口唇干裂、潮红、口腔粘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扁桃体可肿大或有渗出物。 四肢末端变化:在急性发热早期一周左右手足出现水肿,指趾呈梭形肿胀、疼痛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继之手掌、脚底弥漫性红斑和膜样脱皮,重者指甲脱落,甲床处亦可发生横沟。 硬性水肿 淋巴结炎:一般在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三天内出现,常为颈部单侧,少数为双侧,坚硬有触痛,拇指至鸡蛋大小,表面不红,无化脓,热退消散 (二)川崎病心脏损害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8mm可诊断冠状动脉瘤; 多发生在病程2~3周,发生率15~30%(急性期末治疗者); 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探测冠状动脉病变,安全,可靠,重复性好; 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特异性97% 敏感性100%。 年龄<1岁 男性 长期发热(持续2周以上或有再发) 心脏改变:奔马律,心律失常,心脏扩大 心电图异常:P—R间期延长,Q波 间质性肺炎 无菌性脑膜炎 消化道症状 关节炎等 *血液学检查:WBC↑,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轻度贫血;2~3周时血小板↑; 急性炎症反应指标升高。 *免疫学检查:血清IgG ↑, IgA↑, IgM↑,IgE↑ *心电图:ST-T改变。 *胸片:可呈间质性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检查显示冠脉瘤或ECG有心肌缺血表现时可选择使用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四肢:掌跖红斑,肢端硬肿, 指趾端脱皮*皮肤:多形性红斑*眼结膜:充血*唇及口腔:黏膜充血,唇皲裂、 杨梅舌 *颈淋巴结:肿大 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线索 川崎病的面容 肛周脱皮 阴囊皮肤潮红 卡介苗接种的部位红肿 严重的低蛋白血症 川崎病面容 发热早期出现的眼结膜充血、唇红干裂有一定特征性,称之为川崎病面容 多数于发热早期(3~5天)出现 有误诊为咽结合膜热、急性结膜炎 一定要警惕KD可能而注意寻找KD的其他指征 对疑似病例早期试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ASA+IVIG)有益而无害 肛周脱皮 肛周脱皮为KD早期诊断的有价值依据并具有特异性 66.5%患儿在热程6天内出现肛周脱皮 指趾端脱皮74%以上在热程8天后才出现 肛周脱皮比指趾端脱皮早期诊断上更具特征性 *败血症 *渗出性多型红斑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求职陷阱教学课件.pptx VIP
- 叙事护理案例分享演讲课件-.pptx VIP
-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对象感.ppt
- 审计学(第11版)秦荣生习题答案.pdf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2800字.docx VIP
- 统编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解读与集体备课.pptx VIP
-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四章价值观念.pptx
- CAM软件:Siemens NX CAM二次开发_(4).UGOpenGRIP脚本编程技术.docx
- 口腔正畸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代码357)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