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兴英“天使妈妈”和孤儿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兴英“天使妈妈”和孤儿家

肖兴英“天使妈妈”和孤儿家   3月1日上午,阳光温暖,春风和煦。安顺市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厂区的一个小院落里,白色的李花和红色的桃花开得正艳。十几个孩子在花下追逐、嬉戏,51岁的肖兴英身穿灰色外套,微笑着坐在一旁看护着孩子们。   这个小院落,是安顺市儿童福利院安大孤残儿童寄养点。十多年来,它也是肖兴英和她收养的60余个孤残儿童最温暖的家。这些孤残儿童,都是折翼的天使,而肖兴英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们编织了一双双隐形的翅膀。她,也成为了孩子们的“天使妈妈”。   厨师、保姆和老师   这是一个不大的孤残儿童寄养点,一幢白色的两层小楼里,只有十多个房间,目前住着16个孤残儿童。二楼的几个房间正在装修,这些房间以前是放杂物的,肖兴英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住进来,便把它们全部装修成卧室。   一楼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教室、卧室、厨房,每个房间都宽敞明亮。厨房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孩子们今天的菜谱——早餐:肉末面条、牛奶、鸡蛋;午餐:肉末豆腐、肉炒萝卜、炒鸡蛋、白菜肉末汤;晚餐:炒豆腐干、炒回锅肉、炒土豆丝、鸡蛋汤。   看得出来,身为厨师的肖兴英,努力地满足着孩子们对营养的需求。   走进孩子们的卧室,每一间都整洁、干净,没有一点异味。其中一间卧室的床上躺着一个看上去三四岁大的孩子,身上穿着干净的衣服,小脸红扑扑的,非常可爱。   为什么这么好的天气,却没带孩子出去走走?面对记者的疑惑,肖兴英一边走到床边俯下身给孩子做按摩,一边解释说,这个叫小石的孩子是个脑瘫儿,已失去所有的行动能力,每天都必须由她一口一口喂饭,帮他洗澡换衣做按摩。   小石是2007年来到肖兴英这儿的,现在已经七岁大了,由于生病,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在孤残儿童寄养点,像小石这样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常常会不小心把大小便弄到身上。为了让他们舒服一些,每天肖兴英都会给他们更换尿不湿、帮他们洗澡。   为了照顾这些孩子,肖兴英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准备好孩子们的早饭后,再一一叫孩子们起床。行动方便的孩子自己穿衣???漱,行动不便的则由她帮忙。   等孩子们吃完早饭后,肖兴英将能正常上学的孩子送去学校后,便开始亲自教那些无法上学的智障儿童。   肖兴英曾请过一个幼教老师教这些孩子认字。但一年以后,孩子们还是什么都不会,倍感挫折的老师随即离去。从那以后,肖兴英每天又多了一份工作——教孩子们认字。   几年下来,这些孩子仍然只会念数字“1、2、3”,大多数只会写“1”。如此缓慢而艰难的教学之旅,肖兴英这个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农家妇女却从未放弃。她说:“孩子以后要走入社会,不能什么都不懂,我现在教他们认数字和简单的汉字,以后还要教他们自主生活的能力,我知道这个过程肯定很难,但如果我也放弃了,孩子们以后怎么办?”   那双哭泣的眼触动了她的心   肖兴英与她收养的孤残儿童的缘分,要从16年前说起。   1997年冬天的一个清晨,靠卖米粉维持生计的肖兴英推着自家的三轮车出了门。那一天很冷,天空飘着雪花,路上行人很少。   像往常一样,肖兴英推着车来到摊位前。突然,一阵孩子的啼哭声惊动了她。她四处找寻,在一个还带着余温的灶台下发现了一个用纸箱装着的婴儿。   孩子哭泣的双眼,触动了肖兴英的心,她将这个幼小的生命抱起,拥进自己的大衣里。她很清楚这个孩子是被遗弃的,带走他或许就带上了麻烦,但她不忍看到一个小生命在寒风中挣扎。   那天,肖兴英连摊都没摆就抱着孩子回了家。她买来奶粉喂孩子,但孩子却不停地哭泣。当她带着孩子上医院看病时,才知道这是一个脑瘫儿,无法正常进食和说话。   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能帮到孩子,无奈之下,肖兴英把孩子送到了民政局。然而,孩子那双哭泣的眼却久久在她脑海里萦绕不去。生平第一次,她兴起了办一间孤儿院收养孤残儿童的想法。   2001年,肖兴英卖掉自家的客运车,在民政局的帮助下,成立了吉祥孤儿院。12年来,她收养了许多智残、盲、聋、哑以及患有癫痫、脑瘫、兔唇、软骨症等疾病的孩子。这些孩子刚被收养时,年龄大的十余岁,小的只有几个月。   这些孩子中,除智障、脑瘫儿童外,其余的孩子肖兴英都供他们上学。实际上,除去伙食、水电、医疗费等日常开支外,当时民政局补助给孤儿院的生活费并没有结余,她甚至要把丈夫的部分工资补贴进去才够用。   为了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让孩子们吃得好一点,肖兴英自己种起了蔬菜,就是为了省下买菜的钱多买一些肉。   孤儿院刚创办没多久,院里很快便收养了十多个孩子。对他们,要喂奶喂饭、把屎把尿,肖兴英常常累得喘不过气来。   忙碌、劳累、资金缺乏,一度让肖兴英无法坚持。那时她火气很大,孩子们一不听话她就会严厉地训斥他们。   一次,她对一个孩子说:“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那个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