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春艳:重庆工业园区低碳转型发展研究
联系方式:李春艳电子信箱:lcyqq1980@126.com
重庆工业园区低碳转型发展研究
李春艳
(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 400020)
[摘要] 工业园区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区。本文通过对重庆48个工业园区的调查分析发现,工业园区在低碳转型发展中存在能源结构高碳化、能效水平不高,碳排放集中等问题,同时还面临着重化工发展惯性、经济与环境的发展选择、能源结构刚性以及现行考评体系不科学等困境。加快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应加大政府层面的监督考核、落实责任,同时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低碳科技创新。
[关键词] 工业园区;低碳转型;问题;对策;重庆
一、引言
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开发区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出现了开发区、园区、产业基地等诸多产业聚集发展的形式。开发区已经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形式,工业园区也是开发区的一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本文认为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自身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行政的、市场的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企业聚集发展区或者称产业集群[1]。
近年来,相关学者研究发现,改革开发后工业作为中国的主要实体经济部门平均消费了全国能源的80%,排放出全国二氧化碳的84%,到2008年这两个数据更上升到87%和96%[2],因此工业部门不可避免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首要对象。由此可以推断,工业园区碳排放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分析园区低碳转型发展十分必要。陈彬等[3](2012)提出建立一套涉及五个排放层次的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丁建红等[4](2011)、刘晓春等[5](2012)以具体园区的发展为例,提出从产业链延伸、结构调整、技术示范等方面促进园区低碳发展。董雅洁等[6](2013)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从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等方面打造低碳园区。陈琳等[7](2013)提出构建以行动者为主的园区低碳化转型动力网络。以上研究尝试从不同层面推进园区低碳发展,但从总体看,我国目前针对园区低碳转型的文献还较少,且大多为定性分析。因此,建立在掌握大量数据基础上的定量分析尤显必要。本文以重庆工业园区的发展为例,以2008年重庆市政府公布的《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意见》中提到的48个特色工业园为研究对象(表1)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园区在低碳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障碍,探讨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工业园区低碳转型的政策制定和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表1 重庆市工业园区一览表
范围 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 一小时经济圈
(32个) 建桥工业园区、港城工业园区、井口工业园区、长江工业园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九龙工业园区、西彭工业园区、茶园工业园区、东港工业园区、长寿化工产业园区、同兴工业园区、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花溪工业园区、鹿角工业园区、李渡工业园区、白涛化工园区、龙桥工业园区、半岛工业园区、双桥工业园区、万盛工业园、晏家工业园区、江津工业园区、合川工业园区、永川工业园区、綦江工业园区、潼南工业园区、铜梁工业园区、大足工业园区、荣昌工业园区、璧山工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区 渝东南
(6个) 正阳工业园区、武隆工业园区、石柱工业园区、秀山工业园区、酉阳工业园区、彭水工业园区 渝东北
(10个) 万州工业园区、梁平工业园区、丰都工业园区、垫江工业园区、忠县工业园区、开县工业园区、云阳工业园区、奉节工业园区、巫山工业园区、巫溪工业园区 二、重庆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工业园区经历了萌芽、起步、成长等阶段,到2012年8月,重庆形成了以两江新区为龙头,西永、两路寸滩保税区为极核,高新、经开、万州、长寿4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北部新区、万盛、双桥市管开发区为中坚,36个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为支撑园区发展平台,总面积达到1100多平方公里。
从经济贡献看,园区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2011年,重庆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570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的68.9%,实现工业增加值298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3.7%,园区工业投资占到全市的70%以上,工业利润超过250亿元,占到全市60%以上。
从产业集中度看,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2011年百亿级园区达到25个,园区入驻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52户,集聚5000多家企业,涉及电子信息、汽车、化工、装备等六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品牌商、代工商、零部件商“3+6+200”的产业集群体系,长寿区形成了钢铁、化工两大产业集群,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