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中的颗粒物引发的雾霾天气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大气中粒径小于2μm(有时用小于2.5μm,即PM2.5)的颗粒物(气溶胶)。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指标。2013年2月2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称PM2.5拟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 雾霾是什么? 简单地说,空气中细微的水珠是雾,细小的颗粒是霾,两者合在一起就是雾霾,遇到无风的日子形成弥漫在城市上空,阻挡了光线,就形成了“暗无天日”的阴霾。但是事情远非那么简单,尘埃和水气会在空中发生化学反应,细小尘埃哪里来的?它们的表面是附着什么?内部又是什么?有什么毒害?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再遭雾霾与沙尘天气。被代表委员们评选“史上最恶劣开会环境”, 悉尼夜色 颗粒物的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不同化学组分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亦不相同,这些影响还与化学成分在颗粒物内部和表面存在状态有关。此外不同来源的颗粒物,其化学组成有所不同,因此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可用来进行颗粒物的来源分析。 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包括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微量金属元素、元素碳(EC)、生物物质(细菌、病菌、霉菌)等。 大气中含碳的粒子是由有机碳(OC)和吸光的元素碳(EC)组成,元素碳的化学结构类似于不纯的石墨,有机碳是细颗粒物中含量最高的组分。 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一、自然源: 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主要来源 二、人为源 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 ,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水和二氧化碳;若不完全燃烧,则释放出黑炭、烟尘以及数千吨的水汽,这就是雾霾的主体;而污染毒害最严重的却是那些腐蚀性气体、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等。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大都市,每天使用的能源以数千吨计算。石油和煤燃烧后,形成的最主要成分就是 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一、工业企业能源和废气排放; 二、采暖锅炉和生活炉灶; 三、交通运输; 四、其它,如建筑扬尘、沉积在路边的灰尘悬浮。交通废气是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如北京奥运之后,工业外迁;在夏秋季节,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占到70%左右;在冬季用煤量大增,机动车排放约占50%,燃煤锅炉排放达到30%。 科学家分析指出,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人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以及机动车尾气,包括散播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及碳氢化合物等粒子污染会通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颗粒物,实现由气态到粒子的相态转换。即我们说的二次污染。如: SO2+H2O H2SO4 H2SO4+NaCl HCL+Na2SO4 NO3+NH3 NH4NO3 硝酸根离子与氨气结合生成硝酸氨 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影响健康的“空中杀手” 总悬浮颗粒物 Dp≤100um 可吸入颗粒物 Dp≤10um 细粒子 Dp≤2.5um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 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inhalabal particulates IP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能进入人体呼吸道 ,且能长期漂浮于 空气中, 也称飘尘(suspended dusts) fine particl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 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1)易进入深部呼吸道;(2)易进入血液;(3)易吸附其他毒物。 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颗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呼吸道 鼻 咽 喉 气管 主支气管 肺内各级支气管 肺泡 气体交换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 1、鼻毛阻挡 2、鼻腔分泌 溶菌酶 下呼吸道(1) 1、纤毛粘液 系统清除 2、环状肌肉层 平滑肌收缩 下呼吸道(2) 吞噬细胞 的吞噬作用 颗粒物对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配杀虫剂项目商业计划书(2013年融资成功案例范文)-专家免费咨询.ppt
- 夏季卫生保健知识讲座73.ppt
- 夏季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精品-】.ppt
- 夏季枯燥皮肤瘙痒按摩腿上四个止痒穴.ppt
- 夏季护肤4大守则:极致卵翼皮肤不怕冷风来袭.ppt
- 夏季美容护肤小常识教你呆板皮肤瘙痒若何颐养[新版].ppt
- 夏日爱眼保健.ppt
- 外伤性末梢神経障害诊断评価【精品-】.ppt
- 外伤性梗塞.ppt
- 外伤性末梢神経障害诊断评価.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