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需求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外需求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

国外需求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 External Demand and the Unbalance of China’s Macro-Economy 中山大学 舒元教授 Prof. SHU Yuan, Zhongshan University 2009-9-20 研讨论题 1. 中国经济的国外需求 2. 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 3.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 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5. 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加剧 1. 中国经济的国外需求 200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21,738亿美元,年增长率 23.5% 其中 货物出口:12,180亿美元,25.7% 货物进口: 9,558亿美元,20.8% 净出口: 2,622亿美元,47.5% 中国经济的国外需求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246,619 亿元 2007 平均汇率:$1=¥7.61 200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165,426亿元 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67.1% 其中 货物出口 92,690亿元,37.6% 货物进口 72,736亿元,29.5% 净出口 19,953亿元,8.1% 外贸依存度:2007年,美国23%,日本30% 2. 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 宏观经济均衡:AS=AD C+S+T=C+I+G+(X-M) S+T+M=I+G+X (S-I)+(T-G)=X-M 私人 政府 国外 中国: XM, SI 美国: XM, TG, SI,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 国内生产总值 246,619亿元,年增长1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37,239亿元,占GDP的55.6%,年增长24.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36.2%,16.8% 货物出口 :92,690亿元,37.6%,25.7% 净出口: 19,953亿元, 8.1%,47.5%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出口 中国经济独特的需求结构 需求结构的国际比较 (%,2007年) 需求结构的国际比较 (%,2007年) 人均收入的国际比较(美元,2007) 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 高储蓄 高投资 高出口 低消费 出口增长型,靠外国人消费。 投资太多,老百姓的消费太少。 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 私人消费只占中国GDP的大约34%,仅为美国消费水平的一半,是欧洲消费水平的大约2/3。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私人消费占GDP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是在现代全球市场经济史上、在任何其他主要经济体中从未见过的低水平。 不重视国内私人消费和建立社会保障网,中国今后的发展将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和麻烦。 中国必须为宏观经济的失衡确定一个“补救计划” 全球经济的失衡 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来自全球经济的失衡, 由于美国等国家过去的廉价信贷和高资产价格的支持,夸大了需求,由此导致产业的过度扩张。 中国在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 大力推动出口和由政府主导的投资, 但却忽视了建立促进国内消费所必需的社会和经济体制。 全球经济的失衡 盎格鲁 -撒克逊经济体(英国和美国等)出现的赤字 和新兴经济体(主要是中国和石油出口国)的盈余之间的不平衡。 不平衡相当于1万亿美元或全球GDP的2%的水平。 3.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经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挑战。 国际金融交易冻结,贸易融资崩溃,企业信贷崩溃,企业运营中止,裁减员工,叫停投资项目,消费者信心瓦解,房屋、汽车、消费品、及进口急剧下降,商业活动减缓,失业率上升。 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 2008年世界各国的财富损失 全球股票市场价值下跌50% 全球股票、债券及货币市场蒸发超过50万亿美元,而全球GDP为55万亿美元 亚洲发展中国家金融资产蒸发9.6万亿美元,超过其一年的GDP总量 中国在2008年的财富蒸发超过其GDP的50%(不包括香港证券市场) 就财富损失的程度而言,亚洲发展中国家甚于任何其他地区。 4. 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中国政府选择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增长。4万亿政府刺激计划和国有银行大增贷款。 刺激中国经济中最失衡的部门:固定资产投资。 2007: 55.6, 2008: 57.3, 2009上半年: 65.3 在二战后的现代化时期,在任何主要的经济体中,从未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占有如此高的比例。 中国针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的应对措施在恢复短期经济增长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 但同时也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