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谚语在教学中运用
英语谚语在教学中运用
卢梭(J.Russell)云:“谚语是一个人的机智,所有人的智慧。”作为熟语的一种,谚语是含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大部分谚语是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语言的花朵。它简短精辟、朗朗上口、涵义隽远,在传播民族语言、文化和思想方面都具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将这种优美的语言形式运用于英语教学,既能让学生体会英语语言之美,激发其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掌握英美文化知识,更好地掌握和学习语言。谚语用于教学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公元10世纪,英国就将谚语作为常用教学方法教授拉丁语。而今,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展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应用率越来越高,在英语学习中,只有掌握了谚语才能真正理解英语本质,才能达到真正的流畅,故将英语谚语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英语教学的体验,述评英语谚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英谚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谚云:“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not make him drink”(强扭的瓜不甜)。英语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所有英语教师都会思索,也都会头疼的问题。中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学习英语。在非母语环境下,教材千篇一律,教法变化甚小,自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笔者发现,在教学中加入谚语元素,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升。
1.英语谚语的语音韵律美能有效吸引学生诵读
英语谚语常常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素来加强谚语语言的音乐美,增添艺术情趣。其中,头韵和尾韵是英语谚语中最常使用的音韵修辞格,非常方便学生诵读。使用头韵修辞格的谚语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等人)。此谚语中time(时间)和(tide潮汐)的起首字母都是t,发/t/音,富于音乐美和节奏感。使用尾韵的谚语如: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此谚语中east、west和best的st都发/st/音,读起来朗朗上口。类似的还有:Measure is medicine(节约是良方);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deed(患难见真情);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No root ,no fruit(无根就无果)等。此外,这类韵律感强的谚语也常可用于纠正学生的语音。如,在练习/ei/这一双元音的时候,相对于“they are late”或“hate”等练习方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谚语“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
2.英语谚语的译文神秘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基于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语义上通常难以做到对等,这就给学习者在翻译时以创造的空间和乐趣。如英谚“better be the head of a cat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学生在翻译时会考虑“cat”和“lion”在这里的文化含义,并在汉语语境中找寻对应的含义,当能想到“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时,学生会恍然大悟,记忆也更深刻。当学生面对英谚“one boy,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时,首先会根据英文直译,而后会在脑海里搜索汉语中类似的表述,当有人想到“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时,相信大家都会哑然失笑,充满成就感,对英语的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进而学生会去思考找寻是否英语中还有类似的谚语。学生若能在兴趣引导下主动学习,英语何愁学不好。类似的英谚还有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忠言逆耳);Among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A new broom sweeps 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挂羊头,卖狗肉)等。实践证明,通过对比翻译,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其创造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值得推广。
二、英谚教学能让学生很好理解西方历史文化
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语法、词汇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语言流畅,沟通无碍。
1.英谚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