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与制衡
道与制衡(彻底打破新道家思想消极的神话)
国际研究公认:“道”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指导原理”。---(美)张绪通 老子《道德经》将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美)蒲克明 世界新文化的复兴在于新道学文化的创建。全世界人民只有同归于道才能通行万世。新道学文化是人类在21世纪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这既是时势之必须,也必将是历史的结论。 ---胡孚琛 一、守中之道 说到守中,我想先从佛教中的三戒说起。 在佛教里面有三戒,贪、嗔、痴。 这里面的贪,可以形容为人的欲望, 人天生是贪婪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克制,往往才能克服贪念,但谈何容易, 君不信,可以看看天下多少贪官,世间多少赌徒? 嗔则有怒之意,人往往因为怒而做错事,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 佛家之戒嗔,自然有其道理。 痴,则有“迷”的意思,例如网虫们痴迷于上网或是网络游戏,赌徒们痴迷于赌博,男人痴迷于女色而背弃家庭等,所以,佛家所说的戒痴,也不乏其道理。 但是这三点都是人性,如果戒之以禁,结果则必然相反。 说到贪,如果人不贪,何必要辛苦求学,何必要不停跳巢,何必要辛苦创业,因为贪恋才可能产生上进心,因为欲望,才会期盼实现,才会去竞争。 说到嗔,如果不是中华民族出于愤怒,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哪里还有你我呢? 如果不是怒发冲冠,岳武穆怎能写下四个字---还我河山? 说到痴,如果比尔。盖茨、爱因斯坦、爱迪生、陈景润不痴迷于自己所爱之事物的话,我们哪里可能享受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呢? 佛家思想的盛行来源于对于儒家主体缺乏真正外力制衡的一种思想补充,由于人性的贪婪在儒家思想体系无法真正的制约,所以,引入释家的“戒”来制约世人的心性,唯有“戒”之法才能达到目的,而“戒”无疑也是剑走偏锋,一概否定。而不是“导”和“引”,这种“戒”之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样,却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愚民,以“戒”之宗旨来维护统治,从而也毁灭人之真性情,压抑人的欲望天性,使人不思变而自锁心门,当然有利于权贵的当权和持久保证自己的利益。 所以,禁欲主体的稳定社会,是一个秩序时代,时代的发展,对于原有的秩序将会提出挑战,从而导致秩序与混乱必将交替,因为旧的秩序的破灭而产生新的混乱,我们在混乱中感到不安,就认为旧的秩序要强于其后的混乱,这并没有太多的道理,因为混乱之后,必有新的秩序产生,而新的秩序则是社会人性在一次混乱的张扬之后,又出现的一个新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持续的时间长短处决于各人或者代表个人的团体阶层相互之间的制衡方式的优劣性和持续性。 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如何让社会更为规范和秩序化呢? 令人无法相信的是,其实老子早就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道德经》“道”之“中”和“道冲”提出了很好的预案,也体现了制衡的特点。 《道德经》 : 第 五 章 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钥 乎 。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 这是道德经中提到的,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所说的“不如守中”其实谈到的也类似于儒家的“中庸”,但有所不同,意义要高深而且合理得多。根据老子《道德经》的主旨和整个《道德经》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中”并不是表示靶心的位置,儒家已经曲解了它的本意。而“中庸”一词,后人大多都已经是错误的理解,更有可能,孔子提出中庸时就已经误解了“不如守中”的内涵。 “中”到底是什么?我们再来看: 《道德经》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道生一,一为本一,道生二;二现阴阳;二生三,而三则生万物?这前三物真能生万物吗?那么这第三物到底是谁呢?其实它就是“中”真正的内涵,这第三者,正是“道冲”,而“道冲”这第三物就是来处理阴阳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协调,最后真正它要做的事情就是让阴阳相互制衡,因为它处于阴阳之间,所以“中”代表了它的特性,因为老先生已经给它起名,我不妨来借用,这第三物,就是“道冲”,由此,三生万物,就有了足够理由!所以,儒家所解释的“中庸”已经微不足道,而且不能够解决上面我所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僵化了人们思维! 《道德经》 : 第 四 十 二 章说的是一种思维方式,阴阳存在于物体之中,为了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引入道冲,道冲是阴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JG 05-2020 基坑支护技术标准.docx VIP
- 综合实践劳动课教案.docx VIP
-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doc VIP
- 海书专升本刷题测试卷15.docx VIP
- 贵司专升本磨刀进阶营大学英语第一次模拟测试.docx VIP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各一套).doc VIP
- 浅谈宽带电力载波与窄带电力载波在电力抄表中的利弊关系(行业资料).doc VIP
-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现状调查.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IPv6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前景预测报告.docx VIP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2025.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