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言”看冯梦龙对“情教说”疏离.docVIP

从“三言”看冯梦龙对“情教说”疏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三言”看冯梦龙对“情教说”疏离

从“三言”看冯梦龙对“情教说”疏离   摘 要:冯梦龙是晚明“尊情”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及实践者。冯氏提出的“情教说”是晚明尊情思想的重要发展,同时也是他编纂“三言”的指导思想。“三言”中,有很多礼顺人情的内容,歌颂真情的篇章,但冯氏在叙述中也出现了背离“情教说”的内容,走向了自己学说的对立面,即道德说教。   关键词:冯梦龙 三言 情教说 道德说教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家。他蔑视立法、崇尚真情、放浪不羁、敢为风气之先,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冯梦龙并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著作,也谈不上对文学本体论有自觉的研究。但我们还是能从他对文学著作的序、跋、评点中看出他的文学思想。   冯梦龙曾经在《情史》序中明确提出“立情教”的主张:“我欲立情教,教化诸众生。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他把“情教”作为最根本的文学主张来提倡,认为“六经皆以情教”,这是晚明人文思潮的结晶。冯梦龙将“情”抬高到了宇宙本体论的高度,这是一种空前的文学主张。傅承洲甚至认为:“冯梦龙‘立情教’就是要创立一种与佛教、道教一样的宗教。”冯梦龙强调文学要表现真情实感。编纂“三言”的目的就是要“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就是用真性情来批判虚伪的、违背人性的封建伦理道德。在这里,他的审美追求是以真为美,这种真,是人的性情之真。但是,在“三言”叙述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的已经有了背离“情教说”的内容。   “三言”凡百二十篇,小说内容不论来源于宋元话本,传奇笔记,还是明人创作的拟话本,冯梦龙在收集、整理、编纂的过程中都打上了自己文学观的烙印,即“情教说”。但创作主张并不等于创作倾向。“三言”中这种提倡真情的主张并没有贯彻到底。   现在我们从“三言”的书名和序言中试着探寻冯梦龙文艺思想的脉络。《古今小说》刊行于天启元年,晚于《情史》,却早于《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此时是冯梦龙文学思想的一个过渡。表现出冯梦龙文学上“以情抗理”弱化,道德说教的加强。天启四年,“三言”第二集出版,他放弃了“古今小说”这种命名方式,将小说定名为《警世通言》,天启七年的小说集命名为《醒世恒言》。从《警世通言序》到《醒世恒言序》,冯梦龙对教化的关注越来越多。“事真而理不赝。即赝理亦真,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若此者其可废乎!”后来《古今小说》再版时就放弃了原本的名称,改名为《喻世明言》。从小说名称的变化就能看出作者思想的转变,正如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中:“以小说为教育工具,‘三言’的命名就是一个证据。世人需要他们去警、去喻、与醒”。那么作者用什么作为劝戒的工具和手段呢? 答案是“情”。以情来劝导世人,从而使世人皆有情,使整个社会都充满情,这样便会使得社会纲常有序。   冯梦龙在“情教说”的先进思想指导下编纂成的“三言”一经出版,“海内奉为邺架珍玩”取得巨大成功,不但成为白话短篇小说的典范,而且还掀起了文人拟话本小说的热潮,这种拟话本的热情直至清末经久不衰。   “三言”中有很多反封建、反压迫、提倡平等、自由的优秀篇章。但也有迂腐说教的内容,有些已经背离了“真”,疏离了“情教说”的文学思想。现在从“三言”内容上来研究这种偏颇。   冯梦龙是有着比较进步的妇女观的,他同情女子、歌颂女子的智慧、鼓励女子大胆追求真爱。这些在《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沈晓霞相会出师表》、《卖油郎独占花魁》等篇章都有很好的体现。但“三言”中还有很多竭力维护封建礼教,鼓吹妇女要有贞操观念。甚至有女子不贞,死都不可惜的思想。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警世通言》第二卷)中敷衍了一段庄子考验妻子坚贞的故事。庄子与第三任妻子田氏讨论“守节”问题,妻子坚信自己一定能至死不再嫁人。于是庄子诈死幻化成风流俊俏的楚国王孙。年轻妻子按捺不住心中的“欲”,背叛了与庄子的“生前”誓言。庄子“死而复生”与妻子对质,妻子无奈含羞自尽。这篇小说通篇讲述的是妇人要从一而终,宣扬的是“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的封建思想。冯梦龙鼓吹情欲、倡导婚姻自由,曾赞美卓文君私奔相如。容许女子再嫁、追求爱情,“欲”也是“情”的一部分,可以被理解,可以被宽容。但这里冯梦龙却给予庄子妻田氏上吊自尽,不得善终的惩罚。并且文章内长篇大论的谈礼教思想、教化思想。“情”已经消失不见了。显然,这已经背离了他自己提出的“以情教化诸众生”的主旨。   《蔡瑞虹忍辱报仇》(《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中的女主人公一家外任当官,不幸被水匪打劫,父母及仆人都被杀害。她自己也被匪徒玷污,为了报仇蔡瑞虹忍受羞辱,只想报仇雪耻。谁知遇人不淑,她无奈被商人卞福娶为小妾,几经被卖,辗转遇到朱源,终于帮她报了血海深仇。报仇之后,本该享受相夫教子的天伦之乐,她却选择“将剪刀自刺其喉而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