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SA模型甘肃省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研究.docVIP

基于CASA模型甘肃省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CASA模型甘肃省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基于CASA模型甘肃省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摘要: 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光能利用模型-CASA模型估算了2005年甘肃草地生态系统NPP,分析了其空间格局,以及地形因素对草地NPP的影响。(1)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表明,修正后的CASA模型的可操作性强,仅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草地生产力进行模拟,模拟效果较好。(2)2005年甘肃省草地NPP总量为3.76×1013g/(m2?a),最高值达790.56 g/(m2?a),年均值为?139.15 g/(m2?a),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3)草地NPP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夏季NPP达到最大值;冬季植被基本停止生长,草地NPP值最低。4)在海拔3 000~3 500 m区域、25°~30°坡度以及东坡草地NPP均达到较高水平。   关键词: 甘肃省;草地NPP;CASA模型   中图分类号: S 8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500(2012)04-0008-08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总量中扣除自养呼吸后剩余部分[1,2]。NPP作为陆地碳循环的重要部分,不仅反映了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而且是判定碳汇以及调节生态过程的主要因子[2],开展NPP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因无法直接、全面的测量大区域或全球尺度的NPP,利用模型估算成为重要的手段[4,5]。如李秀芬等[6]采用光能利用率模型,反演了黑龙江省森林NPP,谷晓平等[7]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西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7],朴世龙等[8]、陈福军等[9]分别应用CASA模型估算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陈斌等[10]利用C-Fix模型估算了2003年中国生态系统NPP,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   随着遥感技术发展,卫星数据模型已经成为评估陆地生态系统NPP最有力手段[11]。在众多模型中,基于遥感数据的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Cam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以资源平衡为理论基础,能较好地模拟区域尺度NPP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尺度的NPP监测[12]。刘勇洪等[13]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2007年华北植被NPP,并对其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高清竹等[14]在应用CASA模型模拟藏北地区草地NPP时空变化时指出,其NPP呈有规律性的水平地带分布[14]。朱文泉等[15]基于CASA模型,并以2002??的中国内蒙古为例,研究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开展草地NPP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陈斌等[10]基于CASA模型估测了内蒙古典型草原1982~2002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李刚等[11]利用改进的CASA模型,计算了2003年内蒙古草地生长季的生产力。韦莉等[16]利用温度和地面水汽压差影响的遥感模型,估算了2003年黄土高原地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王莺等[17]、杨东辉等[18]分别以CASA模型为基础,对甘南草地NPP进行遥感模拟。以上研究大多集中在内蒙古、东北、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甘肃的甘南等地区或整个中国区域,对甘肃省草地NPP研究较少,笔者利用气象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在CASA模型的基础上,修正了部分参数,估算了2005年甘肃省草地NPP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旨在为甘肃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草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内蒙古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区,位于E 92°13′~108°46′,N 32°31′~42°57′,东西长为1 655 km,南北宽为530 km。面积约4.54×105km2,地形复杂狭长,由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甘肃深居内陆,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十分复杂,大致由陇南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渐向陇中暖温带半湿润与温带半干旱区,河西温带、暖温带干旱区及祁连山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甘南高寒湿润区过渡。年均温在0~16 ℃,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在36.6~734.9 mm,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集中在6~8月。甘肃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1 700~3 300 h。全省无霜期在48~228 d[19]。甘肃省是草原资源大省,天然草原面积1 790万hm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州、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河西走廊和蒙甘宁西部的风沙沿线[20]。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2.1 NDVI数据 遥感数据为美国宇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