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殳俏超级煮妇悦食生活
殳俏超级煮妇悦食生活
尊重食物就是尊重生活
1980年,殳俏出生于一个爱吃且会吃的上海家庭,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由衷地热爱美食。童年时代,殳俏的爷爷经常在餐桌上铺上格子方巾,为一家人准备简单的西餐,殳俏的奶奶会花上几个钟头去研究一道菜的做法,用老式的手摇机器为孩子们打冰激凌。所以从懂事开始,殳俏就觉得烧菜是世界上最简单最美好的事情,读小学时就开始尝试做火腿蒸鱼、红烧肉和苹果卷。
21岁那年,殳俏从复旦大学毕业,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医学史硕士。因为成绩优异,殳俏拿到了极为丰厚的奖学金,每月仅伙食费就有10万日元,而当时一个日本四口之家的月开销不过是7万日元左右,殳俏拥有了如此丰厚的“饕餮基金”,当然要在读书之余吃遍日本。
在吃馆子的过程中,殳俏对日本厨师的工作态度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的追求并不仅仅是烹制食物,而是对刀工、水温和手掌的力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力图将烹饪做到极致。有一次,殳俏特地去超市买了一条三文鱼,试着切好做成生鱼片食用,但不知为什么,她切出的肉片特别硬韧,像牛筋一样难以咀嚼,而日本餐馆的生鱼片则滑嫩鲜美,入口即化。通过请教日本师傅,殳俏才知道自己切错了方向,片三文鱼,要严格按照鱼儿的纹理去切,并掌握好用刀的力度,这样才能切出最可口的食物。“人要尊重食材,才能煮出完美的食物。”大厨这样告诉殳俏。
毕业之后,殳俏回到了中国,她没有从事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执笔写起了专栏。最初的时候,她写的都是时尚、医学、奢侈品和情感方面的稿件,每次收到稿费,便呼朋引伴到处吃东西。24岁那年,殳俏在北京结了婚,成为了一名家庭煮妇,她每日亲自掌勺,为丈夫烹煮各式各样的爱心菜品,而丈夫的朋友们也经常跑到家中蹭饭。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惯例,每到周五晚上便到殳俏家聚餐,而殳俏也总是大展身手,努力慰藉大家饥渴的胃。殳俏的奶奶曾说过“女人永远不要带着怨气做饭,也不要让自己变成怨妇”,因此殳俏在做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情,每一次聚餐的结果都是主客尽欢。一次聚餐完毕,殳俏忍不住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煮妇日记”,品评了自己当日煮的菜,没想到这一写就写出了名气,她很快为自己赢得了众多的粉丝,不少媒体也都纷纷邀她撰写美食专栏,殳俏迅速变身为颇具名气的时尚美食家。
做个“食物工作者”
顶着“美食家”的头衔,殳俏经常被请去当厨艺大赛的评委。她发现每次厨师们参加比赛时都爱用鲍鱼、燕窝、鱼翅、雪蛤等昂贵的食材。为什么不能用普通些的东西呢?难道只有这些东西才能煮出美味?殳俏在心中质疑。后来在她的建议下,主办方终于改变了比赛规则,要求厨师们采用一些更为常见的原料,比如魔芋、土鸡、木瓜、什菜来煮菜。但参赛厨师的心理已经明显有了定式,他们自己带来了雪蛤配木瓜,带来了燕窝配什菜,还带来了鱼翅配鸡汤,剩下了魔芋,他们想了又想,结果还是带了鲍鱼来,想要煮一道鲍鱼魔芋汤!
此后殳俏再评判一个人的厨艺,便舍弃了那些名贵的菜品,把眼光放在了最简单的食材上——看对方能否将普通食材烧出滋味。无论是受电台邀请担任美食评论员,还是去新开的餐馆试吃,她必点的一道菜都是鸡蛋。在她看来,这是考验对方真功夫的好材料,有人只需要滴几滴鱼露,便可做出外表丰美、滋味绵长的煎蛋,有人却需要添??鸡丁和虾仁等辅料,才有烹煮鸡蛋的“勇气”,如此一来,鸡蛋便从主角彻底沦为了配角,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烹饪态度不仅泄露了厨师的底气,还反映了某种饮食文化差异,殳俏经常在专栏里探讨这种现象,并出版了《吃,吃的笑》、《煮妇日记》、《元气糖》等多部作品。
虽然最初被冠以“美食家”的头衔,但殳俏却更喜欢称自己为“食物工作者”,因为她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美食,那些滋味寡淡的工作餐、被烧糊的菜、方便面乃至劣质奶粉,也常常引发她的兴趣。在她看来,食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它们与人共存并不断碰撞出火花,也应当被当做一门学科去研究。所以,面对各地的饮食文化传统日渐湮灭、许多食品制作工艺不断失传的情况,殳俏有些不淡定了,她决定做些什么来挽救这种局面。
寻找人与食物之间的美好关系
凭借多年积累的知名度,殳俏从花样年集团争取到了一笔投资,然后开展了名为“悦食中国”的立体项目,通过拍纪录片、出书和办杂志等方式来探寻和记载各类食物的文化和渊源,倡导健康环保的饮食风潮。
为了记录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传统,殳俏从2011年开始辗转于世界各地探访食物渊源。在欧洲的某个小镇,她曾经看到过一群人在挽救一种很肥的猪。因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吃瘦肉,这种周身全是肥肉的猪几乎濒临灭绝,所以出现了一个团体来保护它们,并努力将这个猪种保留下来,殳俏问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对方回答说:“它们曾经是我们食物链中的一分子,是有权利生存下来的。”这个观点让殳俏很震撼,她拍下了许多照片,并开始思考:被挤出食物链的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