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工神圣”,永不消逝文学回响
“劳工神圣”,永不消逝文学回响
转眼又将迎来五一劳动节,这是劳动者的节日,工人的节日,“劳工神圣”的理念在中国提出已有近一个世纪,在文学上也引起持久的回响,直到今天,这一理念仍然可以成为指引打工作家创作的-盏明灯、一面旗帜。
从“劳工神圣”到“平民文学”
“劳工神圣”是“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首先提出来的,这一口号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因为传统观念中被视为“神圣”的只有帝王将相、仁人志士或其他民间的神祗,“劳工神圣”的说法第一次吐露了沉默的大多数底层劳动者的心声,成为启蒙劳苦大众最响亮的声音,就如同法国大革命提出“天赋人权”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18年11月16日的一次集会上,蔡元培发表了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说。他说:“我说的劳工,不但是金工、木工,等等,凡是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著述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我们要自己认识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1920年第7卷第6号《新青年》推出“劳动节纪念号”,蔡元培为其扉页手书“劳工神圣”四字。
蔡元培对“劳工”的宽泛理解在今天日趋多元的社会也是适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劳工阶层受苦受难毕竟是事实,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蔡元培对劳工的看法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并没有鲜明的阶级斗争意识。在对上层统治者越来越失望以后,精英知识分子开始真正把目光转向底层的劳苦大众,伴随“劳工神圣”提出的另一个口号是“到民间去”,号召知识分子接近工人、农民,进行深入的文化启蒙,用鲜活的新文化替代陈腐的旧文化,用平白易懂的新文学替代佶屈聱牙的旧文学。
在此思潮中,散文家周作人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平民文学”的观念,“平民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记普遍的思想与事情。我们不必记英雄豪杰的事业,才子佳人的幸福,只应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因为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是世上不常见的人。普通男女是大多数,我们也便是其中的一人,所以其事更为普遍,也更为切已???”可见“平民文学”是表现大多数普通男女生活的文学,而传统文学诗词歌赋表现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趣味。从“五四”开始同情劳苦大众的“平民文学”成为当时文坛的主流,而城市中的工人开始真正走进文学的视野。
现代文学史上的“人力车夫情结”
上世纪20年代,街上随处可见的人力车夫一度成为“平民文学”青睐的对象,产生了文学上的“人力车夫情结”,因为人力车夫在大街上抛头露面,特别能引起知识、文化阶层人士的同情,人力车夫于是成了工人受苦、受辱的象征。1923年,北京拥有人力车24000多辆,人力车夫大多是进城的失地农民,只能凭借体力来谋生。年龄小的有十来岁的孩子,老的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人力车当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行业,经营方式有拉半天、整天、包月等。
李大钊在1917年就开始关心人力车夫的命运:“北京之生活,以人力车夫为最可怜。终日穷手足之力,以供社会之牺牲,始赢得数十枚之铜元,一家老弱之生命尽在是矣。”“劳工神圣”提出以后,人力车夫触发很多作家的创作灵感。文化名家胡适和沈尹默都写过《人力车夫》的诗歌,慨叹人间的不平、弱者生存之顽强,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中人力车夫博大的爱心令知识分子自惭形秽,欧阳予倩的戏剧《车夫之家》写了人力车夫一家辗转于城市的艰难生活,郁达夫的《薄奠》中,主人公摘下银表接济车夫,却被原物奉还,车夫不受嗟来之食,仍坚守可贵的尊严。
人力车夫不仅触动了文学界的同情心,漫画家张乐平当时有一幅名为《回家》的漫画,说的是财主、汽车夫和人力车夫下班回家的情景,财主自然是坐小汽车,汽车夫也可坐人力车,只有辛辛苦苦拉了一天车的人力车夫是步行回家。
把“人力车夫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巅峰之作无疑是老舍的《骆驼祥子》。老舍通过“骆驼祥子”的不幸命运,呈现的是一个时代的困境,祥子无论怎样勤奋努力,拥有自己黄包车的理想终究化为泡影,他始终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弱者,《骆驼祥子》集中批判了那个时代的腐朽。这说明人力车夫这样的弱势群体,面对各种压迫自己的势力,不能单靠个人的力量改变命运,必须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共同奋斗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
今天的街道已经不见人力车夫的踪影,但人力车夫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文学史上,给后来的打工文学无穷的鼓舞和启示。
文学对工人的发现、礼赞与声援
在“劳工神圣”、“平民文学”等思潮的影响下,“五四”时期兴起的各种文学刊物,纷纷推出反映平民大众生活现实的作品。郭沫若在题为《地球,我的母亲》的诗中,将挖煤的矿工比作普罗米修斯予以赞美。沈玄庐的《工人乐》、《起劲》、《劳动世界歌》,邓中夏的《游工人之窟》,刘半农的《铁匠》,周作人的《两个扫雪的人》等作品都热情礼赞工人是文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治乙肝培训课件.ppt VIP
- ABB传动变频器 DCS880直流传动固件手册 安装和调试手册.docx VIP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BRCGS全球包装材料标准第7版各条款所对照的文件要求及现场要求 .pdf VIP
- QP-21-01 化妆品订单变更通知单 B0.docx VIP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基础知识默写.pdf VIP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课件.ppt VIP
- 一种NiFe LDH@NiCoP/NF电解水析氧催化剂电极的制备方法.pdf VIP
- 鲁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