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北启”书法与市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沙北启”书法与市场

“南沙北启”书法与市场   就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而言,近现代书法艺术的总体状况水平或许要高当代一筹。然而在当代书坛中也不乏一些较有成就者,譬如像江苏的林散之、浙江的沙孟海和北京的启功等书法名家。他们各具风貌,艺术影响力皆较大。现就“南沙(孟海)北启(功)”的书法艺术及其作品市场交易状况作一基本评述。   从事书艺之路   我国浙江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乃传统书法艺术的重镇之一,自古以来就涌现出不少名家。近代书画家、篆刻大家吴昌硕的弟子沙孟海先生(1900~1992年),就是一位享誉当代书坛的风云人物,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   沙孟海,号石荒、沙村等,1900年6月出生于浙江鄞(yín)县一个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家训,熟读诗书,曾就读于浙江慈溪锦堂学校、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2年赴上海谋生期间,有幸拜识康有为、吴昌硕等名师,刻苦研习书法金石,又师从冯君木、陈屺怀学习古文。因此青年时代的沙孟海就开始初露头角。1927年,沙孟海带领家人重返上海,以卖字、治印为生。1929年,被聘为广州中山大学预科教授。1931年起,相继任职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以及国民政府教育部、交通部。1941年,经同为浙江人的陈布雷推荐,在蒋介石的侍从室任职。新中国成立后,就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1963年起改任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篆刻学科教授。后来曾任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中国书协副主席等职。1992年10月,沙孟海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2岁。沙先生一生学术成就卓著,仅书学方面就出版有《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孟海论书丛稿》《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兰沙馆印式》《沙孟海写书谱》等。   启功先生(1912~2005年)是我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鉴定家和诗人,于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史学、红学等领域亦取得不少成就。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中,他的书画作品颇受投资典藏家的青睐。   启功姓爱新觉罗,字元白,1912年7月出生于北京一个满清皇室后代家庭。自幼学习书画,15岁后拜贾羲民、吴镜汀为师。从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他发愤自学,18岁随戴姜福学习古文。1933年受教于陈垣先生,曾在辅仁中学任国文教师,继在辅仁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兼任北京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文献审稿和文物鉴定。新中国成立后,任辅仁大学、北京大学副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又转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并开始涉足红学研究。后来曾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协主席、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2005年6月,启功先生在北京逝世。毕生出版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启功书法集》《启功书法国画集》等。   名享艺坛的孟海、启功先生,同为现代著名教育家,为我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各自书艺特色   沙孟海自幼便开始研习书法篆刻。于书从唐人《集王羲之圣教序》入手,自习《峄山石刻》等。年轻时曾从学于吴昌硕、冯君木、陈屺怀等人,潜心临研《郑文公》《瘗(yì)鹤铭》《张黑女》等魏晋名碑,受北碑雄强风格影响最大,尤喜《石门铭》等。他广涉诸体艺术,融汇钟繇、索靖、欧阳询、颜真卿、黄道周等名家书风,最终自成一格。沙孟海尤擅行草,善作擘窠大字,笔力矫健,气酣势疾,苍茫生涩,神采飞扬,富有雄强浑厚、超迈奇逸之意境。晚年的书作,体势宽博,笔下生风,节律变化丰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沙孟海的篆刻初受吴昌硕、赵叔孺等人影响,由此上追前贤印风,取法朴拙而不拘一格。吴昌硕赞其印风“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   启功在书法方面广涉历代名帖,直取晋唐神韵的帖学书风,尤喜“二王”法帖、《淳化阁帖》等,汲取颜、欧、柳体及赵佶“瘦金体”笔意,对于米芾、黄庭坚、赵孟、董其昌等书风也甚为推崇。他的书法作品主要以中锋运笔,方圆并用,轻重相济,内收外放,而且注重笔态,结体修长,胖瘦兼施,动静呼应,瘦劲挺拔而富有晋唐风骨。   沙孟海与启功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前者长期生活于南方,于书主要醉心于碑学,但也不排斥帖学;后者长期生活在北京,书法以帖学为主,然而对于碑学也颇有研究。   作品交易行情   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沙孟海的书法作品开始重新进入艺术品市场。80年代中后期,每张条幅交易价格仅为数百元人民币。90年代初期,市场行情逐步攀升,一幅四尺整张的书法价格大约为三四千元,并且开始进入海外艺术品拍卖市场。期间,他的每幅作品大多在5000元至1.5万元人民币之间成交。在2000年1月7日北京翰海千禧拍卖会上,其行书《六言联》(109×33厘米×2)以7700元人民币成交;2002年1月13日广州嘉德春季拍卖会上,行书立轴(66×33厘米)以1.87万元成交;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