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鼻腔或鼻窦肿瘤(PPT X页)
呼吸系统疑难病 选方用药技巧 (人民军医出版社) 王 付 王付,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连续被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方剂学科带头人兼学科主任。 ★出版《伤寒杂病论》著作居全国历代研究者之首位; ★出版研究经方著作居全国历代研究者之首位; ★出版独著著作居全国中医学界之首位; ★发表学术论文居全国方剂学界之首位; ★每周六上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7诊室上班; ★网站:王付经方论坛 学习《伤寒杂病论》的有关参考用书 ★伤寒杂病论增补用方 ★伤寒杂病论思辨要旨 ★伤寒杂病论释疑解惑 ★伤寒杂病论症状鉴别与治疗 ★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 ★伤寒杂病论临床用方必读 第三节 鼻腔或鼻窦肿瘤 ? 鼻腔或鼻窦肿瘤是鼻腔或鼻窦出现肿瘤病变的一种疾病。根据鼻腔或鼻窦肿瘤临床表现不同,又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中医对鼻腔或鼻窦肿瘤虽然没有特效方药治疗,但根据病人病证表现而合理地选用辨治方药还是完全可以控制症状表现与减轻病人痛苦。又根据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基本辨治准则,本节所论内容不仅能治疗鼻腔或鼻窦肿瘤,还能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或鼻咽癌等病证表现而符合鼻腔或鼻窦肿瘤的基本证型者,以此若能合理用方用药则能明显改善慢性鼻炎、鼻窦炎或鼻咽癌等病的症状表现,或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预防:对季节变化应重视取暖保温,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起居有节,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物理、化学等物质侵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 ? 一、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法 ? 【病因病理】 1.病因 鼻腔或鼻窦肿瘤的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基因,或病毒侵袭,或细菌感染,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或环境因素,或外伤等有关。 2.病理 多种原因相互交织而导致鼻腔或鼻窦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发生突变而引起鼻腔或鼻窦肿瘤。 【病证表现】 1.鼻部症状 以鼻塞,鼻衄,流脓涕或臭涕等为主要表现。 2.眼部症状 以突眼,复视,眼痛,视力减退,流泪等为主要表现。 3.面部症状 以面颊部麻木,肿痛,隆起等为主要症状。 4.牙龈症状 以牙痛,牙松动,牙龈麻痒等为主要表现。 5.耳部症状 以耳鸣,耳聋,听力下降,头痛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 1.体征检查 鼻腔肿瘤可见到鼻腔表面呈菜花状,粗糙不平,或坏死及灰白膜;鼻窦肿瘤可伴有鼻中道与鼻顶息肉。 2.鼻腔或鼻窦部检查:鼻腔或鼻窦部有充血、糜烂、肉芽、出血、以及赘生物。 3.X线检查 骨质坏死。 4.病理活检 根据检查结果可确诊肿瘤细胞类型。 5.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鼻腔或鼻窦肿瘤。 【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常用60CO照射,一般肿瘤量为60~70Gy,疗程一般为5~6周。 2.化疗疗法:具体治疗方案可参考鼻咽癌用药。 3.冷冻及激光治疗。 4.手术治疗。 二、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 ? ㈠气郁血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鼻一侧或两侧肿胀疼痛,质地坚硬,或嗅觉减退。 2.辨证要点 病因情绪波动加重,痛如针刺,舌暗或夹瘀紫,苔薄,脉沉或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痛甚夜间,或头痛,或疼痛固定不移,或表情沉默,或急躁急怒,或喷嚏。 【治则与选方】 理气化瘀,通达鼻窍;可选用通窍活血汤与四逆散合方。 【处方用药】 赤芍6g 川芎6g 桃仁12g 红花18g 老葱3根 生姜18g 大枣14枚,麝香0.15g 黄酒20ml 柴胡10g 枳实10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服用方法】 先以水浸泡方药约30分钟,然后用大火煎药至沸腾,再以小火煎煮25分钟,取煎煮药液送服麝香。温服,每日分3服。 【配伍技巧】 若鼻塞不通者,加细辛、麻黄,以温通鼻窍;若肿胀甚者,加穿山甲、皂刺,以溃坚消肿;若情绪异常者,加青皮、香附,以行气解郁;若嗅觉减退者,加大葱白、生姜用量,再加冰片,以芳香开窍通鼻等。 【药物功效】 方中川芎活血行气,上行于头,祛瘀止痛。桃仁、红花,助川芎活血化瘀止痛。麝香芳香开窍,行气活血。老葱、生姜,辛散通达,上行通达,通阳止痛。黄酒活血通窍止痛。赤芍活血凉血,兼防辛温药燥化。柴胡疏肝解郁。枳实降泄浊逆。芍药柔肝缓急。大枣,甘草,益气补中,兼防辛散药活血药伤正。 ㈡痰热郁窍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鼻塞,或鼻衄,或鼻痛。 2.辨证要点 鼻涕黄浊,口渴,舌质红,苔黄腻或厚,脉滑或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咳嗽,或鼻衄,或咯痰,或口苦,或咽干,或头痛,或耳鸣,或大便干结。 【治则与选方】 清热化痰,宣肺通窍;可选用麻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铷铯及其化合物,中国前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份额调研数据.docx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pdf VIP
- 面瘫(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pdf
-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pdf
- 众泰-T600-产品使用说明书-T600 2.0T 豪华型DCT-JNJ6460QT-T600车系使用手册20131201.pdf
- (2025新版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 自学考试专题: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复习题含答案.doc
-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及答案.pdf
- CRRT枸橼酸凝.ppt
-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