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大学生命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路走来大学生命教育

一路走来大学生命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频发,既让人痛心,又发人深省,热爱生命的教育迫在眉睫,催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了:“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尽管目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有少数高校注意到对大学生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常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课,或以做报告的形式讲座,或以开学第一课的形式展现,或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原有课程渗透生命教育……形形色色的生命教育活动已成为当前高校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靓丽风景线。   早期的死亡教育类课程   早在1990年,武汉大学教师段智德在哲学系开设选修课“死亡哲学”,以时间为轴介绍了古往今来中外哲学家对于死亡的探讨,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两个方面——生与死,使学生建构起现代健康合理的生死观念,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1991年8月,段智德教授所著《死亡哲学》一书出版,“死亡哲学”一词第一次进入国人的视野。   1994年,郑晓江教授开始在南昌大学首开“中国死亡智慧”的选修课;1997年,又开设“生死哲学”的全校选修课时,使学生了解生死哲学的意义,把握建构合理人生观与人生模式的途径与方法,学会超越死亡的智慧,提高生活品质与人生品质。2006年,郑晓江教授以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为基地,组建了徐春林、曾勇、马九福、朱清华、罗永梅等若干位老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开设了“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的全校选修课,课程分为“学会生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休闲”“学会养生”五大板块。该课程很快就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成为江西师范大学的特色课程。此后他陆续出版了《穿透人生》《中国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之源》《拷问人生》《中国死亡智慧》《祸福之门》《生死智慧》《善死与善终》《超越死亡》《生命终点的学问》《中国生命学》《生死学》等多部有关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著作。 ??? 医学院校大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也开始注重死亡教育的开展。死亡教育可以使医学生真正地思考生命与死亡,在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特别是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比如,广州医学院(2013年1月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开展了死亡观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形式,或作为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的一个讲授内容开展教育;首都医科大学建立学生死亡观教育基地,让学生定期到临终关怀医院参加社会实践,直接面对患者的死亡,参与对临终患者的医疗、护理,学习临终关怀技术;广东药学院开设“死亡教育”选修课,并配有邹宇华教授主编的《死亡教育》一书作为教材。此外,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也开设了生死学课程,让学生写遗书、撰墓志铭,并到殡仪馆直面死亡。   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   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生命教育研究”的选修课,该课程通过分享青年人的成长故事、生命感悟和人生困惑,以及交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对人生的思考和关怀,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同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以145名大学二年级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学生为对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心理危机的识别、有效自助、他助与求助等。授课教师以生动、感性的事例,启发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深刻思考。   2008年春,浙江传媒学院成立“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并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生命学与生命教育”;2009年,该课程进一步开设为下沙高教园区校际公选课,来自于大学城的14所高校学生选修了本门课程;2010年9月,融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于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成长”正式开课,由5位老师组成的课程组同时开设5个教学班;2011年开设“生命哲学与生命智慧”课程。几年来,不仅创建了“华夏生命教育网”,并主编了《生命教育》电子期刊,还指导学生编印了《生命》报,而且陆续出版了《生命教育引论》《大学生命教育论》《从心到灵的生命守护》等“生命学与生命教育丛书”多本,形成了以何仁富教授为首的生命教育教学团队。   2008年秋季,云南省教育厅开始在全省各级学校推进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并编写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套教材。“三生”是指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能力和价值观。   此后,越来越多的高校陆续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如天津师范大学开设的《生命教育》公选课;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选修课;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