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时代“防谣”思考
网络时代“防谣”思考
网络时代到来,大众传播日趋平民化,给谣言的传播乃至泛滥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文通过解释谣言的缘起,分析网络谣言的特点,探讨如何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谣言的缘起与定义
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现象。在《辞源》中对于谣言有两个解释:1.民间流传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后汉书》五七《刘陶传》:“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2.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与谣诼同义,即诽谤。屈原《离骚》:“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①今人所说的谣言当为第二种解释。
我国古代的谣言总是与谶纬神学相伴。这也给谣言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于是,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和政权更迭总是与谣言密不可分。如秦末大泽乡农民起义的“大楚兴,陈胜王”;汉末黄巾军起义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元末红巾军起义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谣言在古代先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成了一种便于接受和理解的起义宣传口号。
真正对谣言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人。在二战期间各种谣言及其对部队和人民士气的作用,凸显出了这一课题的学术研究价值。这一领域的两位奠基人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认为,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头传播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
后来法国学者卡普费雷认为:我们称为谣言的,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②
虽然到目前为止,谣言还没有一个教科书式的定义,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谣言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广为流传;其次,有些人对它深信不疑;再次,它是与事实不符的虚假信息。
网络谣言的特点及分析
网络谣言作为谣言的一种,也具备谣言的一般特点。但是,网络谣言显然具备传统谣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网络谣言传播的广泛性、快捷性、匿名性和难辨识性。
1.广泛性。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让谣言的传播方式超出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往往某个谣言一经现身网络,便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全国乃至全球。
2.快捷性。互联网的极速传播,让谣言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遍社会的各个角落。网民通过BBS、E-mail、QQ、人人网、微博、微信、推特等传播手段可以复制粘贴,轻点鼠标就能跟帖转发。如此快捷的传播效率,也给谣言的蔓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匿名性。由于网络信息发布者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很多网民在虚拟空间里变得无所顾忌。在没有了他律的网络空间,部分网民主观臆断,甚至歪曲捏造事实。如“抢盐风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浙江省杭州市某数码市场的一位网名为“渔翁”的员工在QQ群上发出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随后,这条消息产生了“蝴蝶效应”,短时间内被疯狂转发。3月16日,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出现抢购食盐的现象,产生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核辐射恐慌和抢盐风波。最终食盐平稳供应,海产品也未检测出问题,谣言不攻自破。
4.难辨识性。有图有真相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实际上,在网络时代,有图未必有真相。2013年11月27日晚10时许,有网媒图文报道:济南解放阁底下的近千盆菊花遭到众多市民哄抢,整个现场一片狼藉,图片中一位老人把轮椅装点成“花车”,有一人用小推车推了满满一车,还有一人将花朵掐断,装了满满一袋,称“回家可以泡脚”。11月28日上午7时49分,@央视新闻微博也对此进行了转发,瞬间引爆网络,众多网站纷纷转载,引起众网友对济南市民素质的怀疑。随后,济南公安官方微博@济南公安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趵突泉金秋菊花展’自10月25日至11月25日。菊展结束后,可再利用的菊芽,公园方面已回收,剩余菊花,送与市民自行带走。不存在哄抢一说。”当天10时40分,@央视新闻微博发布“济南警方称菊花是赠送 不存在哄抢”的微博,微博最后表示“致歉!不哄抢,更有范儿”。
网络时代如何“防谣”
由于网络谣言存在上述特点,在新的网络时代背景下,为防止谣言肆意滋生传播,就需要从法律、政府、媒体和网民四个层面共同努力。
1.加强立法,依法惩治网络谣言制造者。早在1996年,美国就出台《电信法》,明确将互联网定性为“与真实世界一样需要进行管控”的领域,并先后通过了《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电脑犯罪法》、《通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蓝海华腾VA-H系列伺服驱动器 用户手册2.0.pdf
- 国家法定41种传染病大全(就诊科室、传播途径、病原体、检测方法等)及防护措施.doc VIP
- GB50877-2014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收规范.docx VIP
- T_CECWA 2001-2023 钢结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docx
- 8.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路基工程宣贯讲义.ppt VIP
- 2024年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pptx VIP
- 2025年辽宁省电力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docx
- 国标GB_T 43388-2023《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指南》实践.pdf VIP
- 厂房租赁合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