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最“中国”城市
扬州最“中国”城市
随着隋炀帝和萧皇后合葬墓的出土,江苏扬州市的关注度大幅上升,而这也成为了2014年大运河申遗的重要砝码之一。
与此同时,“扬州---最中国的城市(Find China in Yangzhou)”,这句针对国外游客提出的一句宣传口号,也引发了关注。
“杨勇”真的发现了“杨广”?
舆论热炒的开发商杨勇发掘了隋炀帝墓的消息,实际上只是一个流传于坊间的“段子”。杨勇虽确有其人,但也只是个这个地块的项目经理。真正的幕后“功臣”是认真负责的考古队工作人员。
2013年春节前,春寒料峭。考古所的技工老吴有事没事就要跑到工地上转一转,也就是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部西湖镇的一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地。推土机早已将那里的村庄推成了一片废墟,周边的别墅工地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某一天,老吴偶然在瓦砾堆中发现了疑似墓砖的东西。他急忙给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汇报,经过初步分析,专业人员认为此处应当是隋唐墓葬,并在3月启动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将发现的两座墓葬定为M1、M2。
4月11日,考古队工作人员在M1中发现了一合墓志,一句“隨故煬帝墓誌” 表明,这里很可能就是隋炀帝的最后安葬之所。
经历了半年多的考古发掘和专家论证,2003年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正式宣布: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与萧后合葬墓。
不亚于专业考古和文博人士的热情,网民们也在热议关于隋炀帝墓考古的消息。多家媒体以“隋炀帝墓的开发商老板名叫杨勇”为题发文,《新华日报》微博证实:“隋炀帝墓所在地块,开发集团总经理真的叫孙勇,其副总经济师名为杨勇。”
为何网民会对一个开发商如此津津乐道?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立即假拟隋文帝诏书,赐死兄长(前太子)杨勇,勇被追封为房陵王。网民们由此感叹“君子报仇千年不晚!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扬州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樊余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是坊间的笑谈,其实发现墓葬更多要归功于扬州在城市发展中的‘考古前置’方略。曹庄的位置,处于‘甘泉—杨庙战国至五代墓葬埋藏区’的范围内。我们一直盯着,不然直接推平了都不知道。”
据本刊记者了解,隋炀帝墓所在地块的地势略高于四周。上世纪80年代,村民住宅破坏了原地形地貌。村民的房子甚至直接建到了墓室上。当时老百姓的粪坑直接打到了隋炀帝的墓室里,几乎占了墓室的一半,而且离墓底只有50公分。墓室里积水非常严重。
跨越千年的“巧合”与“运气”
村民们的粪坑最终没有破坏隋炀帝的墓室,并让一位负责任的考古队员发现了墓砖,甚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酸性土壤中奇迹般地保留了部分尸骨与牙齿……如果说这些都是“巧合”的话,那么对于正处于大运河申遗关键时刻的扬州来说,隋炀帝墓的意外现身,称得上是这个城市的“运气”。
此前,扬州已经有一座隋炀帝陵,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是清代嘉庆年间的大学士阮元捐建。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隋炀帝陵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并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一位专家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知道阮元所考证的墓应该不是隋炀帝夫妇最终下葬的地点,但由于一方面无法排除是否隋炀帝多个下葬点之一,另一方面当地也希望能够有一个隋炀帝墓的“实物”,因此“伪陵”才得以保留了多年。
《瞭望东方周刊》发现,在已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大运河申遗文本中,扬州共有16个遗产点、河段进入首批预备名单,之所以没有将阮元所考证的炀帝陵列入,现在分析来看,也是这个原因。
阮元曾亲自定下了八个字,作为自孙辈起的排行:“恩传三锡,家衍千名”。现任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正是“三”字辈后人。“我为扬州人感到高兴。京杭大运河,扬州虽然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但能够作为申遗牵头城市,足见其重要性。而真正的隋炀帝墓现身,更加佐证了扬州这个城市在大运河申遗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樊余祥说:“有人开玩笑说大运河申遗当前,隋炀帝‘助阵’,虽然这是玩笑话不严谨,但确实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隋炀帝是中国大运河的修造者,申遗文本没有将其列入是因为当时没有非常确定的相关遗迹。现在,有了隋炀帝墓葬实物作证,应当增补列为重要遗址。”
不应为旅游重建隋唐城
隋炀帝墓尘埃落定引发扬城旅游业内人士热议。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帝王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各地争夺的对象,帝王陵寝作为一种独有的不可复制的旅游、文化资源,扬州必须用好这块“金字招牌”。进而提出了“重现炀帝下扬州盛景”、“打造隋唐城”等方案。
而在2013年8月,《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扬州旅游业的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