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月盛开室内乐花簇
五月盛开室内乐花簇
五月音乐节是国家大剧院的品牌项目,至今已连续举行了数届。这个音乐节以室内乐为内容,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集中了国内外高水平的多场室内乐演出。今年的五月音乐节从5月1日开始至5月25日结束,共有十二台室内乐合奏、重奏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和小剧场举行。我本人有幸欣赏了其中的九场演出,现将听后感汇集如下,在此与大家共享。
权威“海顿乐团”的精彩开幕
在5月1日的开幕音乐会上,来自奥地利的奥匈海顿爱乐乐团十分“抢眼”,这个创建于1987年的乐团,是一个有着近40人编制的大型室内乐团。奥匈海顿爱乐乐团的成员来自维也纳交响乐团和大匈牙利交响乐团,他们以演奏海顿的作品著称,曾经录制过全套海顿交响曲的唱片。此次出席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乐团在指挥家、小提琴家雷纳· 霍内克的指挥下,为首都听众演奏了海顿的歌剧《菲德尔特》序曲、《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和莫扎特的《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奥匈海顿爱乐乐团并不是一个技巧超群的乐团,但却是修养深厚而风格纯正的乐团。当晚的三首海顿的作品,乐团演奏得自然得体,风格把握恰到好处。歌剧《菲德尔特》序曲充分体现了演奏上的轻灵感,全曲一气呵成,恰似行云流水。乐曲中两支圆号的演奏很有趣味,他们围着二楼观众席环绕一周,吹出的声音与乐队演奏形成回声,效果很是奇特。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演奏得顺畅自如,音乐风格在中规中矩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体现。就是从这首交响曲演奏完后,我感觉到了乐团的合奏修养以及对海顿作品轻车熟路般的驾驭功力。说实话,海顿的作品在现代人的耳朵里是缺乏激情的,演奏不好会使人产生枯燥乏味的平淡感。然而奥匈海顿爱乐乐团的演奏却很有生气,他们表现出的雕琢般的声音和细腻的层次感,使海顿的音乐焕发出了清新的朝气和快乐的情调,而这一切,都与指挥家霍内克的现场掌控和处理息息相关。
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是当晚唯一一首非海顿作品,此曲由霍内克本人担任独奏和指挥。作为小提琴家,霍内克曾经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奏员,据说还担任过首席。当晚他以双重身份登场,给现场的听众带来了一种全方位的感受。若以独奏家的标准衡量,霍内克的演奏并非完美,技术上的欠缺和音乐表现幅度的局限,使他的演奏难有惊人的效果。然而,霍内克却以成熟的修养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气场,他的演奏质朴洁净,很好地表现出莫扎特作品中特有的典雅感。我的体会是,尽管霍内克的演奏不是大师级水准,但却不失为一次很好的示范,他以下意识的规范化,给人们上了一堂如何演奏莫扎特作品的生动现场课。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是海顿的《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乐团的演奏仍然严谨、流畅且有声有色,只不过听了一晚上海顿、莫扎特音乐的听众,此时“耳朵”均已疲软,就连我也不断产生了生理上的倦意。说老实话,“告别”的前三个乐章现场听众很多都不再“忍耐”,纷纷离座退场,惟有一批像我这样的“忠实爱好者”还在不懈地坚持。然而,我不得不承认奥匈海顿爱乐乐团的深厚艺术功力,他们演奏的海顿作品确实正宗,有着十分浓郁的维也纳乐风。
“最炫德国风”的伍滕堡乐团
5月2日,来自德国的伍滕堡室内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音乐会。由于该团指挥鲁本· 葛则里安因病退出,中国青年指挥家张艺顶替出场。
伍滕堡室内乐团是一个由十几位演奏家组成的弦乐团,当晚他们与中国小提琴家黄蒙拉合作,演出了一场风格差异颇大的音乐会。
音乐会上半场首先是维瓦尔迪的《四季》,黄蒙拉很大气,规范方正的演奏有着十足的巴洛克风格。“春”“夏”“秋”“冬”四首协奏曲下来,他的演奏耐力得到了充分证实,其技术的完成和音乐的表现亦可圈可点,只是音色不够通亮,有时缺乏润泽感。黄蒙拉的演奏在音乐上“冲”劲十足,依照他的风格,如果音色再尖锐亮泽些会更好,因此我建议他日后演奏时多向米尔斯坦或斯特恩的音色上靠一些。
雷斯庇基《古调与舞曲》第三套(弦乐)是一首很有趣味的乐曲,它将古朴与浪漫相结合,虽层次复杂但却线条清晰,其中西西里舞曲和巴沙加牙舞曲是意大利风格的典范。张艺指挥伍滕堡室内乐团的演奏严谨而不失浪漫,表现出一种浓郁的地域特色。
下半场是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黄蒙拉再次登场,其演奏比上半场明显更在状态,皮亚佐拉的《四季》在他手上就像四首绚丽的音画,充满着生动的激情和艳丽的色彩。在这部作品中,黄蒙拉娴熟的技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而音乐的民族性以及其中的探戈韵味都表现得惟妙惟肖。张艺指挥伍滕堡室内乐团与黄蒙拉默契配合,他们二人在音乐感觉上相当一致,很多地方像是心有灵犀。
伍滕堡室内乐团是一个风格严谨,能力超强的乐团,合奏上有着非凡的统一感。整个乐团音色融合、技巧出众。尽管当晚演奏的多为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