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金人赵秉文孟子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金人赵秉文孟子学

试论金人赵秉文孟子学   [摘要]在孟子学方面,金儒赵秉文撰有《删集孟子解》十卷,与《道学发源》并非一书。对于孟子,赵秉文既有推尊,又有批判,与南方宋地对待孟子的态度有所差别。在《滏拳集》中,赵秉文对孟子性善论和道统说有所评断,由此可以看出他与宋人学说的关联与差异。在学术倾向方面,我们不必把秉文的“归诸孔孟”与“不弃佛老”对立起来,因为这恰恰透视出理学在金朝不同于宋朝的一些特质。   [关键词]赵秉文 《孟子》 金代 孟学史 理学   [中图分类号]B24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4)02-0013-06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自号“闲闲老人”(一称“闲闲道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三大理学家(赵秉文、王若虚、李纯甫)之首,后世称“金士巨擘”。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登进士第,宣宗兴定元年(1217)拜礼部尚书。事迹具《金史》本传。据金人元好问《遗山集》,秉文所著有《易丛说》10卷、《中庸说》l卷、《扬子发微》1卷、《太玄笺赞》6卷、《文中子类说》1卷、《南华略释》1卷、《列子补注》1卷、《资暇录》15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10卷等,然皆已亡佚。今所存者,有《滏水集》20卷、《道德真经集解》4卷。   元好问述秉文之学云:“不溺于时俗,不汩于利禄,慨然以道德仁义。性命祸福之学自任,沉潜乎《六经》,从容乎百家。幼而壮,壮而老,怡然涣然,之死而后已。”可见,秉文之学乃以儒学尤其是理学为根基。其中与孟学相涉者,除有著作一部(《删集孟子解》10卷)外,另有相关言论散见于《滏水集》诸篇。今试为论析,由之可观秉文在“性善”、“道统”诸命题上的立场以及对孟子历史定位的评断,并可见出秉文作为金源儒士所独具的思想特征。   一、《删集孟子解》十卷辨考   《删集孟子解》十卷,是赵秉文唯一一部孟子学专著,今已不存,无由知其详貌。而关于书之撰作,学界有着不同说法,今略辨之。   历代目录著作,对《删集孟子解》十卷多有著录,然书名略有差别。题曰“删集孟子解”者:清朱彝尊《经义考》卷235(注曰“佚”)、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3、清倪灿和卢文弼《补辽金元艺文志》、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孙德谦《金史艺文略》(注曰“赵秉文撰。见元好问《墓铭》”)等皆入“经部·孟子类”;清金门诏《补三史艺文志》、龚显曾《金艺文志补录》则入“经部·四书类”。而清代《钦定续文献通考》卷190《经籍考》,则称书名为“删集孟子说”,所指为同一书。   值得关注的是《删集孟子解》与《道学发源》一书的关系。我们先来看当代学者王庆生先生的一个论断,他在《金代文学家年谱·赵秉文》中将“刻印《道学发源》”一条,系于“元光元年(1222,壬午),六十四岁”下,称:   王若虚《道学发源后序》:“自宋儒发扬秘奥,使千古之绝学一朝复续,开其致知格物之端,而力明乎天理人欲之辨。始于至粗,极于至精,皆前人之所未见,然后天下释然知所适从……三数年,来其传乃始浸广,好事者往往闻风而悦之。今省庭诸君,尤为致力,慨然以兴起斯文为己任,且将与未知者共之,此《发源》之书,所以汲汲于锓木也。”据《直斋书录解题》,张九成有《论语解》二十卷,《孟子解》十四卷,《中庸》六卷,《大学》二卷。秉文将诸书删节后合刻,题曰《道学发源》。   《神道碑》称秉文所著书有《删节(论语)》、《孟子解》各一十卷,即此书。   也就是说,王庆生先生认为《删集论语孟子解》20卷与《道学发源》为同一书,皆属赵秉文所作。事实果真如此吗?   作为“当事人”的赵秉文有一篇《道学发源引》存世,记述了《道学发源》一书的刊刻始末,当最具权威性。原文如次:   天地间有大顺至和之气、自然之理,根于心,成于性……此吾先圣所以垂教万世,吾先师曾子之所传,百世之后,门弟子张氏名九成者所解。九成之解,足以启发人之善心,由之足以见圣人之蕴。今同省诸生傅起等,将以讲明九成之解,传一而千,传千而亿,圣人之意,庶几其有传乎。某闻之。喜而不寐。抑闻之致知力行,犹车之二轮,鸟之双翼,阙一不可。学者苟曰吾求所谓知而已,而于力行则阙焉,非所望于士君子也。间有穷深极远为异学高论者,曰:“此家人语耳。”非惟不足以知圣人之道,是犹诧九层之台末覆一篑,欺人与自欺也。其可乎?愚谓虽圆顶黄冠、村夫野妇,犹宜家置一书,渠独非人子乎?至于载之《东西铭》,子犟之《圣传论》,譬之户有南北东西,由之皆可以至于堂奥。总而类之,名曰《道学发源》,其诸异乎同源而有异流者欤?   读此文,我们可以获知如下信息。其一,《道学发源》乃以宋儒张九成相关理学著述为基本依据,并对几成之解再作“讲明”。至于所据的张九成著述,胡传志、李定乾先生认为:“《道学发源》,金人傅起删节张九成《论语解》、《孟子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