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恽寿平绘画思想中“逸”境追求
论恽寿平绘画思想中“逸”境追求
恽寿平,“清初六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之一,在诗、书、画方面成就卓著,有“南田三绝”之誉。恽寿平初习山水,与王翚为至交,后舍山水习花鸟等,花鸟画名重于时。俞剑华先生评曰:“在清初四王、吴、恽六大家中,真正能继承文人画的传统,富有文人画特色的,当以恽南田为最杰出。恽南田人品清高,书法韶秀,诗词清新,画法超逸,均出于其他五人之上;而绘画理论的深微精妙,尤非其他五人所能望其项背,即在历代画论中,也极为杰出。”①恽南田是杰出的花鸟画家,他在山水画创作方面亦有很大作为,其一生最精粹的画学思想多体现在《南田画跋》中,核心即以“逸”为主线的绘画美学思想。
一、恽南田“逸”境追求的思想渊源—庄禅精神
恽寿平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清史稿》(五百零四卷)记载了恽寿平毅然摆脱总督义子的身份,离开普通人向往的荣华富贵的生活,此后的状况令人唏嘘悲叹:“格以父忠于明,不应举,擅诗名,鬻画养父。”“家酷贫,风雨常闭门饿。”“卒,年五十四。子不能具丧,王翚葬之。”他狷介而不肯委曲求全的性格一目了然。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真正士的精神,心灵的安放远比物质的享受更重要。
如果说恽寿平自己选择的前程方向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士人精神的体现,那么在他的绘画思想中,更多地受到庄禅出世思想的影响,《南田画跋》中引用《庄子》多达三十余处。例如,《庄子》中描写的“姑射神人”②在《画跋》中出现多次。恽寿平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比作“姑射神人”③:“子久《富春》卷全宗董元,……衣白邹先生有拓本,半园唐氏有油素本,庶几不失丘壑位置,然终不若一见姑射仙人真面目,使凡尘顿尽也。”恽氏又以“姑射神人”喻扬补之、赵子固作品:“扬补之墨梅、赵子固水仙皆墨林仙品,知古无与敌者。其用笔如姑射神人,独立天表。”他以“姑射神人”喻超凡脱俗的逸格作品,以“藐姑”喻画面超逸之仙境。
《画跋》中还多次提到“真人”,“笔笔有天际真人想,一丝尘垢,便无下笔处”。“所谓天际真人,非鹿鹿尘埃泥滓中人,所可与言也。”“真人”出自《庄子·大宗师》,在庄子看来“真人”是唯道是从、超凡脱俗有真知的至人,他们“不逆寡,不雄成,不谋事”,“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心忘,其容寂”,“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恽寿平的绘画思想直接受到庄子“虚静”说的影响。《庄子·天道》有云:“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虚”主要指心虚,心虚而通道。要使心虚,必须使心处于无为的状态,排除外界干扰和私心杂念,从而“虚而待物”。只有虚空的心境,才能容纳万事万物。心静则明,明才能体察万事万物,引发想象,进入创造审美对象的境地④。关于静的获得,他提出了“绝俗故远,天游故静”,“澄怀观道,静以求之”,即与庄子所云“虚室”、“心斋”一个意思。他还指出:“作画须有解衣盘礴、旁若无人意,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田子方》,同样也是对绘画提出的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创作活动的要求。他跋中的“凝神”既是庄子思想⑤的体现,也是静境获得的途径之一:“每拈笔写生,游目苔草,而不胜凝神耳。”恽南田的山水画体现出不沾“一丝尘垢”之净境,其消极出世的人生观恰恰缘于他的入世,即绝不向新朝统治者屈服的遗老逸民的姿态。他的避世思想并非对生活的消极态度,而正因为具有积极的“匡时济世”的世界观,才会因国仇家恨誓与清朝统治者为敌,坚决不与之合作。他的才华、抱负因之难以展现,故以画为寄,布衣终老。
《画跋》中亦常见佛教用语,如“歌弦鼓吹与梵呗风籁之音翕然并作”,“亦无忧劫火矣”等等,处处体现出他受佛学思想影响的痕迹。
恽寿平将画理称为“画禅”。禅宗是糅合了老庄精神的“中国的佛教”。禅的概念源于印度,意为“冥想”,也有“静虑”之义。恽寿平评王翚设色乃其“廿年静悟”方得:“青绿设色至赵吴兴而一变,洗宋人刻画之迹,运以沉深,出之妍雅,秾丽得中,灵气洞目。所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真后学无言之师也。石谷子廿年静悟,始于秘妙处爽然心开,独契神会。”表达了对他“静悟”精神的欣赏。“静悟”是佛教词汇,原意为静坐敛心,止息杂念,专注一境。他还有“十日一水,五日一石,造化之理,至静至深。即此静深,岂潦草点墨可竟”,“方方壶蝉蜕世外,故其笔多诡岸而洁清,殊有侧目愁胡、科头箕踞态。因念皇皇鹿鹿,终日踆踆马走中,而欲证乎静域者,所谓下士闻道如苍蝇声耳”,“云西笔意静净,真逸品也。山谷论文云:‘盖世聪明,惊彩绝艳。离却静净二语,便堕短长纵横习气。’涪翁论文,吾以评画”,等等,都体现出他对静境的不懈追求。
二、《南田画跋》论逸
恽寿平认为“逸”是绘画创作的终极追求。在他的绘画创作及画跋中,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