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刘顺元同志一次谈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记刘顺元同志一次谈话

追记刘顺元同志一次谈话   感念之余,觉得我应该把这份谈话记录整理公布,以供今天的人们参考,也为当时的时代氛围、工作环境、同志情谊,和这位前辈革命家的胸襟见识,留下些许印痕。   一、 说明   一九八四年五月间,有一天艾煊同志通知我陪同他和顾尔镡同志,去见中顾委委员、原中纪委副书记刘顺元同志。刘老在红军时期即投身革命,他是艾煊同志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工作时的老上级,抗战胜利后他担任旅顺大连地区党委书记时,因抵制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行径,曾遭斯大林点名打压。文革前他长期担任江苏省委第二书记,主持实际工作。文革中历经磨难,三中全会后他在中央工作,由于健康原因前不久返回江苏定居。而当时省作协刚刚和省文联“分家”、单独建制,是艾煊同志向老领导请求指点和支持,这才有了这次约见。   刘老的住处是一幢民国风范的小楼,有一个颇大的院子。时值杂花生树的江南初夏,刘老叫人在院子里摆了桌子和藤椅,各人面前一杯茶,便开始了这次谈话。寒暄介绍以后,艾煊忽然小声嘱咐我:“等会儿你记一下。”我毫无准备,又不懂速记术,只得在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上边听边记刘老的谈话要点,而艾、顾二位汇报的作协情况和交谈中的插话,只能一概从略。   谈话约两个小时。在返回机关的车子上,艾煊曾叫我把记录整理一下,准备向机关同志作一传达。但事后考虑到刘老的讲话和当时的主流口径颇多不一致之处,又特地通知我取消了传达。   时移势异,匆匆二十八年过去了。日前因整理旧稿和旧笔记本,意外发现了这份尘封多时的记录草稿。重读一遍,发觉刘老当年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它的现实生命力,而当年的那些“口径”,却在时代风雨中锈蚀变形,不大管用了。只可惜刘、艾、顾三位均已谢世,感念之余,觉得我应该把这份谈话记录整理公布,以供今天的人们参考,也为当时的时代氛围、工作环境、同志情谊,和这位前辈革命家的胸襟见识,留下些许印痕。   以下便是记录原稿。括号内的文字是我根据记忆所作的说明或注释。由于刘老和艾、顾二位均已作古,此稿已无法再请他们审核,如有问题,一概由我负责。   二、 谈话记录   (落座不久,艾、顾二位即开始汇报作协和文联“分家”前后的情况和工作现状。谈到《雨花》和即将调入作协的《钟山》时,刘老问:“《雨花》发行多少份?”艾煊叫我回答,我说每期约印四万六千份光景。)   一个刊物,有四五万、上十万的读者,这是个很大的力量。从前我们在地下、在根据地办刊物,能有几百、上千的订户就很好了。办刊物一定要有阵地意识。目前技术进步,带来一系列社会思想、道德问题,我们的刊物,我们的作家,要看到这些问题,要做工作。我们说搞精神文明建设,这个精神文明究竟是哪些内容,要好好研究,不要人云亦云。现在是大变革的潮流,有些干部跟随这个潮流是被动的。逼上梁山,这也没有什么。其实觉悟和被迫是不可分的,被迫也能出觉悟,所谓形势逼人嘛。过去我们干革命,也是国民党逼出来的嘛。现在形势发展了,技术进步了,我们如果不变革,军队就没法打仗,国民经济也搞不上去,老百姓也不答应。   前一阵“反精神污染”为什么搞不起来?因为有几十年的教训放在那里,逼得大家有了点觉悟。现在和过去不同了,过去搞一言堂,现在不大容易搞了。(艾、顾二位反映了一些情况)你们要加强反映情况,让一些能够说话的老同志知道,好讲话。   人道主义、异化,有几个人懂?这是学术问题嘛,为什么要搞成政治问题?去年我们在北京开会,中顾委里我们这个小组开会时,只有张光年、夏征农两个人说要“反精神污染”,其余的人都不表态不说话。你批判人道主义就是建设精神文明?就是反精神污染?   人道主义是反不得的!只有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搞共产主义要消灭阶级,阶级消灭了那么阶级斗争也就消灭了,那也就是搞人道主义嘛!   (艾、顾二位汇报了一些作家情况,其中说到《河北日报》以第一、二版的显著位置转载了陆文夫的一篇小说。)   陆文夫的文章比较含蓄。我也看了你们的《雨花》。有些人爱在文字上刺激对手,这是比较浅薄的做法。陆文夫的作品不搞这个,但有思想内容。河北高扬,我是很欣赏的,他这个省委第一书记懂得发挥文艺的作用。   (顾尔镡又补充了一些情况和打算。)   我觉得江苏的基础是不错的:有人、有阵地。如何提高、深化,你们要有一个长期打算。文艺评论当然很重要,过去那种大批判,那不叫评论。评论要实事求是,要见人所未见,也要掌握分寸。现在好象有个倾向,评论成了应景文章,捧场文章。(刘老摇摇头。)搞评论要有策略思想,不能光讲是非。不讲策略,是非也就落了空。讲策略当然要有原则,在原则的基础上讲策略,才能搞好团结。你说的黄毓璜那篇文章我也看了,还不错。你们想调他进作协,找柳林就是。   你们要注意用丰富的精神食粮哺养作家。哲学、社会科学,都要。更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