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流通约束补偿还是利益输送?-应用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VIP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流通约束补偿还是利益输送?-应用经济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流通约束补偿还是利益输送?-应用经济学专业论文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流通约束补偿还是利益输送?摘 要随着我国 A 股再融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定向增发作为一种主要 的再融资手段,在发行过程中出现的折价现象值得关注。国内外学者 已经提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假说,例如监控成本假说、信息不对称假 说、管理堑壕假说等。A 股市场定向增发的股份一般具有 1 到 3 年的 锁定期,而锁定期所带来的流动性约束成本对定向增发折价影响的相 关研究明显不足。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流动性约束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 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股东利益输送和定向增发折扣间的关系。理论分析中,本文参考 Longstaff et al.(2003)[1]的非流动资产定价理 论,在此基础上建立定向增发的流动性约束理论模型,理论上说明了 定向增发中因为锁定期而带来的流动性约束成本对新增股份发行折价 的影响。参考黄建欢与尹筑嘉(2008)[2]通过构建在资产注入情形下定向 增发中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模型,从理论上说明定向 增发中控股股东有通过注入资产方式实现利益输送的动机。理论分析 部分通过运用 Matlab 计算出理论模型下的流动性约束非常显著,锁定 期为 1 年的资产,流动性约束成本引起的折价约占定向增发上市公司 市场价格 10%-30%。考虑到国内股权结构集中的现状,在实证研究中,将投资者分为机 构投资者和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两类,这两类投资者中前者有着市场 绩效的强约束, 而后者重视上市公司未来的现金流 (La Porta etal.(1999)[35]),因此在定向增发中面临着不同的流动性约束。通过实证 研究定向增发折扣和流动性约束成本的变量之间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机构投资者相比控股股东面临更大的流动性约束成本。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认为控股股东的高折扣认购新发行股份在发行日稀释了中小股东的权益,定向增发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并不足以补偿中小股东,因此 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实现了利益输送。定向增发的高折扣源自控股股 东对增发发行的定价权,以及对拟投资项目或拟注入资产拥有的信息 不对称优势。关键字:定向增发折价,流动性约束,利益输送DISCOUNT ON PRIVATE PLACEMENT: LIQUIDITY CONSTRAINT COST OR TUNNELING?ABSTRACTAs A-share refinancing market growing and the private placement as a primary means of refinancing, the discount phenomenon become an issue worthy of attention. Foreign 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some influential hypothesis like monitoring hypothesis, information asymmetry hypothesis and management entrenchment hypothesis. The private placement of shares generally has a 1 to 3 years lock-up period, and clearly there is insufficient research on the cost of liquidity constraints brings to the private placement discount.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cost of liquidity constraints brings to private placement discount, and then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nneling and private placement discount.Referred Longstaff et al (2003)[1] paper’s non-liquidity assets pricingmodel, to establish theoretical models of liquidity constraints cost brought about the lock-up period in the private placement of new shares issued discount. Build an equilibrium model in the private placement-controlling between major shareholder and minor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