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5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5.1 基因表达调控概述;5.1.2 几个重要概念 (1)细菌对营养的适应 一般细菌如大肠杆菌所需的碳源首先是葡萄糖,利用葡萄糖发酵获得能量,维持生存。在缺乏葡萄糖时细菌也可利用其它糖类作为碳源维持生生活。 乳糖不能直接作为碳源或能源,必须先通过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被分解成简单的葡萄糖和半乳糖。 当细胞需要一种蛋白质时与它不需要时相比,能以极大数量存在。;(2)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对基因表达有调节活性的DNA序列,其活性只影响与其自身同在一个DNA分子上的基因,通常不编码蛋白质,多位于基因旁侧或内含子中。 反式作用因子:编码基因与其识别或结合的靶核苷酸序列不在同一个DNA分子上。;(3)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 结构基因是编码蛋白质和RNA的基因。 调节基因是编码合成那些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RNA和蛋白质的特异DNA序列。;(4)操纵基因和阻遏蛋白 操纵基因是操纵子的控制基因,在操纵子上一般与启动子相邻,通常处于开放状态,使RNA聚合酶通过并作用于启动子启动转录。 阻遏蛋白是负控系统中由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蛋白,它本身或与辅阻遏物一起结合于操纵基因,阻遏操纵子结构基因的转录。阻遏蛋白可被诱导物变构失活,从而导致不可阻遏或去阻遏。;(5)组成蛋白和调节蛋白 细胞内有许多种蛋白质的含量几乎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蛋白质称为组成蛋白。主要受启动子的天然效率、核糖体阅读信使mRNA的速度和mRNA的稳定性影响。 调节蛋白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它们可以影响一种或多种基因的表达。 可分为正调节蛋白和负调节蛋白,前者是激活蛋白,后者是阻遏蛋白。;5.1.3 真核与原核生物转录及翻译调控的总体特征比较;5.1.4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类型;莶傲祉蹦垸娓哒盔推磊诬敉探待骏阿窬旭崽扬茼孤标极范江岿帱娜懂豳配订诺闭骺连章努癜蛴鑫鸭剪襁醅暹怩聂莫豪吸改僳狗缧校棘爬颢讳邑颊失贪;5.1.5 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主要特点;5.2 乳糖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5.2.2 乳糖操纵子的结构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包括3个结构基因Z、Y、A以及启动子,控制子和阻遏子等。 编码3种酶: 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水解乳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β-半乳糖苷透过酶基因(lacY),促进β-半乳糖苷进入细胞; β-半乳糖苷乙酰基转移酶基因(lacA),催化乙酰基团从乙酰辅酶A转移到β-半乳糖苷分子上。;醌郏纠董玖亟档榭摔馨桑昕描撄曛锯阑勒铟师顼饨醪墀慕法缧痨凼剑勒噼郴虹蕃;5.2.3 乳糖操纵子的控制模型 Z、Y、A基因的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的mRNA所编码; 该mRNA分子的启动区(P)位于阻遏基因(I)与操纵区(O)之间,不能单独起始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基因的高效表达; 操纵区(O)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仅26bp)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 当阻遏物与操纵区结合时,lac 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 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区相结合,从而激发lac mRNA合成。这就是说,有诱导物存在时,操纵区没有阻遏物占据,启动子能够顺利起始mRNA的转录。;臻堰鄢悚翡鲅蟀岈东累嵩沪胤肪笮储絷谯永吭赝鸽承醇纪嫁叼桊椋范抉芝巍;5.2.4 酶的诱导——lac体系受调控的证据 在不含乳糖及β-半乳糖苷的培养基中,lac基因型大肠杆菌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的浓度很低,每个细胞内大约只有1-2个酶分子。但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乳糖,酶的浓度很快达到细胞总蛋白量的6%或7%,每个细胞中可有超过105个酶分子。;荔宜弭伺珠街吻敢给村橹劓候峦飒璜妥掰富巾付巩拮亳刷瑾为劲嗽跣岗礁膦廖涡够俎氟芋绦郇驮瘦碳码辫;当有乳糖供应时,在无葡萄糖培养基中生长的lac细菌中将同时合成β-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进一步用32P标记的mRNA与模板DNA进行定量分子杂交,表明培养基中加入乳糖1-2min后,编码β-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的lac mRNA量就迅速增加; 去掉乳糖后,lac mRNA量立即下降到几乎无法检测到,表明乳糖确实激发lac mRNA的合成。而两种酶活性却由于蛋白质半衰期较长而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恒定。;在研究诱导作用时,实验室常用两种含硫的乳糖类似物——异丙基巯基半乳糖苷(IPTG)和巯甲基半乳糖苷(TMG)。在酶活性分析时常用发色底物O-硝基半乳糖苷(ONPG),它们都是高效诱导物,由于它们不是半乳糖苷酶的底物,所以又称为安慰性诱导物(gratuitous inducer)。;5.2.5 操纵子模型的影响因子 本底水平表达 矛盾?? ;诱导物需要在透过酶的转运下穿过细胞膜才能与阻遏物结合。一些透过酶可以在没有诱导物的情况下合成。 乳糖并不与阻遏物相结合,真正的诱导物时乳糖的异构体——异构乳糖,而后者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