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监护仪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监护仪基础知识培训;一、监护仪的发展历史
二、监护仪的基本结构
三、临床监测参数
四、监护仪特性及应用 ;一、监护仪的发展历史
;监护的起源;监护的发展;二、监护仪的基本结构
;心电传感器;按键板
;三、临床监测参数
;
基本参数
心电 ECG
呼吸 RESP
无创血压 NBP
血氧饱和度 SpO2
脉搏 Pulse
体温 TEMP
特殊参数
有创血压 IBP
心输出量 CO
呼气末二氧化碳 EtCO2
麻醉气体 AG;心电(ECG)监测;心电图的来源;;心脏传导系统
;心电图的形成;P波: 反映心房除极过程。时间﹤0.11秒,振幅﹤0.25mv
P—R间期:反映心房除极到心室除极的时间间隔,正常为
0.12-0.20秒
QRS波形: 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正常为0.06-0.10
ST段: 正常下偏﹤0.05,上偏﹤0.1
T波: 为心室复极波
Q—T间期:是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心电导联的概念:
为了记录心电,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
一定距离的两点,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两点
的连线代表连轴,具有方向性。;常用导联的种类:
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胸导联
;常用导联的种类:
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
反应两个肢体间的电压差,无探查电极和无
关电极之分。有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
;2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在标准肢体导联的基
础上,使肢体导出的电压
增加半倍。
分为AVL 、AVR 、AVF
代表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
;胸导联(单极导联):
把探查电极放置在胸前的一定
部位,这就是单极胸导联。由一
个无关电极和探查电极所组成,其
P波明显,利于诊断心律失常(V1)
和左前壁心肌缺血(V5、V6)。
分为:V1、V2、V3、
V4、V5、V6
;心电监测;五导联:见右表
三导联:取前面三种颜色(如红、黄、绿);胸前电极:
为一次性盘状电极片,
具有以下特点:
心电信号的信噪大,肌电干扰小
对病人四肢活动无影响
使用氯化银电??,极化电位稳定,心电图基
线稳定,交流电干扰较小
4 电极留置时间较长,一次使用可达24小时;心电监测;心电监测目的:
1 心律监测:
心跳的节律,即每次心跳的间隔周期是否相等。
心律失常的概念:是心跳规律和频率的异常,此时心房心室正常激活和传导发生障碍。
;心率监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缺氧、发热、血压早期下降,失血、疼痛 、
药物、异位节律
※引起心率减慢的原因:
极度缺氧、心肌缺血、心脏抑制药物中毒,
危重情况、室颤、停搏、传导阻滞、高钾血症;ST段分析:主要用于诊断心机缺血、心肌梗塞
※ST段抬高常见于:
斜坡型抬高:超急性期心肌梗塞、变异型心绞痛
凹面型向上抬:急性心包炎、少数超急性心肌梗塞
弓背型抬高:心肌梗塞急性期、变异性心绞痛
;※ ST段压低常见于:
生理性ST段下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继发ST段改变:心肌肥大、室性早搏
洋地黄中毒;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脉率:每分钟心脏有效搏动产生脉搏的次数
正常情况下两者一样
在心律紊乱的情况下(如房颤)
脉率(有效搏动)﹤心率
心律和心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成 人:60-100次/分
小 儿:100-120次/分
1岁以下:110-130次/分
新生儿: 120-140次/分;;
外界空间电磁场
ECG监护仪内部故障
导线断裂
电源插头污染,接触不好;心电监测;呼吸(RESP)监测;
原理:
(一)阻抗法(监护仪)
呼吸过程中胸廓运动,造成人体电阻发生变化,
阻抗值的变化图就描述了呼吸的动态波形,可显示呼
吸率参数,易受干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