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铜镜看当时人们生活与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汉代铜镜看当时人们生活与思想

从汉代铜镜看当时人们生活与思想   [摘要]汉代铜镜类型多样、铸造精良、镜背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汉代铜镜作为一种重要而常见的文化遗物,其背面纹饰和铭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通过研究这些纹饰和铭文,我们可以发现汉代民众强烈的神仙思想以及对长寿、孝道、富贵、高官、爱情的追求。汉代铜镜是研究汉代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   [关键词]汉代铜镜;纹饰;铭文;社会生活;思想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11-02   汉镜是以青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照面饰容的用具,镜背纹饰精美,铸造技术精良,铭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融合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它如汉赋、汉画像石一样体现着时代精神。   一、汉代铜镜的发展概况   汉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强盛时期,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生产工具得到改善,青铜日用品逐渐被铁器、漆器和陶瓷取代,而铜镜却获得了重要发展。出土和传世汉镜的数量之多,说明汉代青铜镜制造业的巨大发展,由此出现山东临淄,浙江绍兴,湖北安陆,四川广汉、成都等众多铜镜生产中心。对于铸镜者而言,为获得经济效益,他们往往将当时流行的一些纹饰,吉祥语铸造在铜镜里,通过这种方式促进铜镜的买卖。   西汉早期,铜镜生产开始出现铭文,底纹则逐渐趋向简单。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出现和进一步巩固发展,反映在铜镜工艺领域则是形制和花纹在全国范围内的一致化。①此时的镜面逐渐加大,镜壁亦趋敦厚,镜缘较宽,镜体厚重,铭文成为铜镜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纹饰布局则突破了中心对称设计,出现了轴对称式新风格,有的可匀称地划分为四区。王莽建立新朝后,铜镜镜身厚重,镜面外凸,纹饰题材有了重要突破,出现了象征天地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灵” 画像以及犀牛、鹿、牛、玉兔、蟾蜍、雄罴、瑞鸟等祥瑞画像。这是当时主体社会思想意识在铜镜工艺制造上的反映,同时为铜镜主题纹饰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到了东汉中晚期,铜镜纹饰内容深受当时画像石、砖的影响,人物和动物装饰图案已普遍流行,而以神兽镜、画像镜为主的铜镜类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镜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铜镜所反映的汉代社会思想   两汉是我国道教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道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是由先秦时期的道家学说发展而来的,祈求成为神仙、长生不老,这是人类最早、最突出、最永久也是最普遍的愿望。对于生老病死,不管是一统天下的皇帝还是王公贵族,甚至普通民众,都希望自己能成仙,长久享受生命。我们可以从方士所受的礼遇窥见汉代贵族、民众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声称擅长祭祀灶神求福、种谷得金、长生不老的李少君,不但获得了汉武帝的尊重,还得到人们的馈赠,交游广泛。对于当时人们所追求的神仙世界,汉代四神镜、画像镜、神兽镜的铭文有很好的体现。如“尚方做镜真大好,有仙人不知老,饮玉泉饥物食枣,游天下遨四海”、“神人,食玉英,饮礼泉”等。   (一)铜镜反映的神仙思想   汉代的四神镜、画像镜、规矩镜、神兽镜多有羽人的形象。仙人们长生不老,永葆青春,遨游世界,不知饮食之苦,这种境界无疑是当时人们所憧憬的。要想成为仙人,据说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在日出日没的时候吸收新鲜空气的精华、服用特殊的药物等。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那么仙人长什么样呢?根据《论衡》记载:“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老,此虚图也。”这类仙人形象普遍流行于汉镜上。如汉代四乳龙虎镜,主纹为两组羽人戏龙,两个羽人身生毛羽,一手持物前伸,一腿前弓,一腿跪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羽人的形象。   作为汉代神仙世界的领袖人物之一,西王母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传说女神西王母住在世界西方尽头的昆仑山上,是长生不死之神。在公元2世纪左右,西王母经常单独出现,身边带着各种亲随,或者与住在东方尽头的东王公成对出现。上海博物馆所藏的龙氏神人龙虎画像镜,②清楚地反映出西王母的容颜及着装。铜镜中神仙体态较大,面部正视,头戴冠,身着圆领长袖衫,双手拱于胸前,端坐,旁边有两侍者。西王母肩有羽毛,东西向上卷起。这种纹饰是当时盛行的长生不老、升天得道思想的具体反映。传说东王公是掌管仙人名籍的神仙,其形象在铜镜纹饰中与西王母相对应。浙江出土的东汉时期神人车马画像镜③中,东王公身穿宽袖长袍,两手拱于胸前,端坐。   汉代铜镜刻画着许多有姓名的神仙,如王子乔、赤松子、皇帝、南极老人、伯牙、钟子期等。上海博物馆馆藏伍子胥画像镜,④伍子胥须眉怒竖,头颈歪侧,右手持长剑置颈下。另有神人禽兽镜,⑤刻画了伯牙弹琴、头戴冕旒的皇帝等形象。铜镜将众多神仙、瑞兽、骏马等形象集中体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人们所向往的神仙世界。   在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